植物:铁汉技术修复贵州边坡的植物力量

2019-05-29 19:55:30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铁汉技术修复贵州边坡的植物力量,大家是否对铁汉技术修复贵州边坡的植物力量感兴趣呢。中国西南地区是全球喀斯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铁汉技术修复贵州边坡的植物力量,大家是否对铁汉技术修复贵州边坡的植物力量感兴趣呢。

中国西南地区是全球喀斯特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在西南喀斯特山区随着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形成了大量裸露坡面,其中不乏高陡岩质边坡。为了让这些灰色边坡重披绿装,铁汉生态研发生态修复技术,挖掘乡土植物的潜力,释放千年演替的植物力量,攀登陡峭岩质边坡拟自然生态修复的高峰,使满目疮痍的边坡重获生机,铸就可持续的绿色长廊。

乡土抗逆植物形成风景线

▲贵州六盘水天湖景观大道边坡修复前后

在“中国凉都”贵州六盘水,位于大河经济开发区的天湖景观大道两侧沿线的边坡,主要为土石混合边坡、岩质边坡、土质边坡。生态修复面临多种难题:边坡高差较大,特别是爆破岩石坡面,表面松散,碎石较多,安全隐患大;边坡较陡,大多在45°以上,甚至75°以上,土壤难以附着,遇到强降水,极易发生坡面侵蚀;海拔约1900m,年积温较低,一些常规的护坡植物无法越冬生长或生长较为缓慢,难以短期恢复坡面生境。

铁汉生态考虑边坡的水土流失控制要求和植物物种的安全性,依据边坡实际情况,采用贵州边坡适生的优良野生乡土植物和贵州地区适生的外来植物或归化植物进行生态修复,构建出了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相吻合的拟自然植物群落,使得整个道路呈现出良好的景观效果,促进了当地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贵州凯里滨江大道边坡修复前后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下辖的凯里市,位于清水江沿线滨江大道两侧的边坡分布范围广、类型多样,坡面大多已做喷浆处理,土壤难以附着,而且坡度在45°以上,高差较大,岩质边坡表面松散,凹凸面明显,碎石较多,安全隐患大。另外,边坡客土层厚度有限,植物根系难以扎根,生态治理效果一时难以预测。

铁汉生态基于边坡植物配置和种子量配比的研究,把握植物群落演替规律,再次利用筛选出的优良野生乡土植物火棘等的植物特性,与其他浅根系的边坡常规植物相结合,共同营造出景观效果良好、持续稳定的灌草植物群落,施工9个月后,灌木即进入盛花期,边坡原有的生态功能基本恢复,构筑起了一道四季常绿的风景线。

乡土抗逆植物磨砺而出

乡土抗逆植物是边坡修复的钥匙,适生的优良野生乡土植物是铁汉生态进行西南地区边坡生态修复的新利器。在掌握乡土植物利器的过程中,铁汉人可谓跨越了重重险阻。

2015年以来,由铁汉生态研发中心徐义炎教授、许建新博士、研发工程师唐彪、薛海龙等组成核心研发团队,常驻贵州六盘水项目一线,立项开展“贵州边坡修复中常绿兼色彩植物筛选及应用研究”。

▲野外调查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