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让儿童了解农业生物多样性绿会代表参加中国农科院"作物科普基地开放日"有感

2019-06-03 10:51:50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让儿童了解农业生物多样性绿会代表参加中国农科院"作物科普基地开放日"有感,大家是否对让儿童了解农业生物多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让儿童了解农业生物多样性绿会代表参加中国农科院"作物科普基地开放日"有感,大家是否对让儿童了解农业生物多样性绿会代表参加中国农科院"作物科普基地开放日"有感感兴趣呢。

“为什么这边的小麦是黄色的,那边的小麦是绿色的?”

“什么是红花?是说红色的花吗?”

“妈妈说包子是小麦做的,可怎么看起来麦子跟包子长得很不一样?”

小朋友们叽叽喳喳,跟着讲解员在一片片作物圃之间流连忘返。这是6月2日,笔者参加了中国农科院的作物科普基地开放日活动――专门为“六一儿童节”开放的环境宣教活动时见到的情景。

活动志愿者们在给小朋友们介绍活动背景,讲解农作物的生物多样性。摄/CBCGDF

孔子说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如今早已不仅限于少部分人。随着历史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生态文明,社会分工越来越专,粮食种植与我们每天的餐盘也越来越远。如今,绝大部分人都没有机会接触到各种农作物,不仅仅只是儿童。

兴致勃勃的小孩子们。摄/CBCGDF

“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有助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支持健康和有营养的膳食,改善农村生计,并能增强居民和社区的抵御力。我们需要以可持续的方式利用生物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不断增多的气候变化挑战,并以不损害人类环境的方式生产粮食。”正如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总干事若泽·格拉齐亚诺·达席尔瓦所说,生物多样性减少意味着动植物更易发生病虫害。粮食和农业生物多样性正在加速消失,加之我们依赖越来越少的物种获取粮食,这使得我们原本就已十分脆弱的粮食安全防线接近崩溃边缘。

尽管生物多样性支持着人类的粮食系统、关于未来粮食安全,但对于大众来说,它的主流化仍然任重道远。如何让公众了解粮食与农作物的生物多样性?所以说,公众科普很重要。

6月2日,中国绿发会代表参观了由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主办的“作物科普基地公开开放日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是“缤纷绚丽农作物,深奥奇妙高科技”。

中国农科院的作物科普基地位于我国首都北京的核心城区,在国际化大都市中,能看到一片麦浪实属罕见。科普基地位于三环的联想桥南,共3.6亩,一共有88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为15平方米大小。可别小看这一片片“保护区”,里面展示的作物包括玉米、水稻、小黑麦、豆类、谷子、高粱、黍稷、籽粒苋等20种作物、一共是86个品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