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野生动物不是宠物!专家警告“异宠经济”背后风险丛生

2019-03-06 09:42:58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野生动物不是宠物!专家警告“异宠经济”背后风险丛生,大家是否对野生动物不是宠物!专家警告“异宠经济”背后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野生动物不是宠物!专家警告“异宠经济”背后风险丛生,大家是否对野生动物不是宠物!专家警告“异宠经济”背后风险丛生感兴趣呢。


不知从何时起,饲养“异宠”——如爬虫、猛禽、野兽等等,开始大行其道。中外专家告诫,野生动物并非宠物,异宠贸易背后的盗猎、走私、对野生物种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给饲养者带来的健康风险,值得警惕。

专家建议,一方面呼吁公众不捕捉、不购买、不饲养野生动物作为宠物,减少贸易需求,另一方面加强打击野生动植物不法贸易力度,共同保护地球生物多样性。

日前,联合国全面谘商机构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在北京发布野生动物异域宠物全球贸易报告《狂野之心:异域宠物贸易的残酷现状》中文版,首次揭露这一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全球性产业背后,由野生动物盗猎、走私和非法买卖带来的巨大危害。

“异宠”或异域宠物,是指被人们当作宠物饲养和观赏的野生动物,大多来源于野外,或是野生种源人工繁育的后代,往往来自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鱼类、两栖类、鸟类及兽类等。

野生动物有别于猫狗等伴侣动物,并没有经过长达万年与人类共同栖息的驯化过程,仍是自然生物圈的组成部分,将其从野外环境捕捉、运输并作为宠物进行交易的产业,对野外种群的续存造成毁灭性打击,更因打破生物圈的平衡而对地球生态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

根据报告,全球野生动植物贸易年交易额高达300-420亿美元,其中200亿为非法贸易额,而异宠贸易是主要的推动因素之一。目前全球统计出超过500种的爬行动物以及500种的鸟类被用作异宠交易,其中涉及大量濒危和受保护物种。

异域宠物贸易的繁荣对全球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构成严重威胁,并导致一些物种出现区域性灭绝。以已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的非洲灰鹦鹉为例,这一遭受非法盗猎伤害的鸟类在过去50年中种群数量下降了79%,其中加纳境内99%的野生非洲灰鹦鹉种群已经消失。

“异域宠物贸易的兴起和日益繁荣对全球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产生了重大威胁,在这一贸易链中,航空公司和互联网平台扮演了重要角色。”世界动物保护协会CEO史蒂夫·麦克维尔表示。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