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和可再生资源前景(可再生能源)

2022-11-13 13:17:54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碳排放和可再生资源前景(可再生能源)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碳排放和可再生资源前景(可再生能源)相关内

最近很多人关心碳排放和可再生资源前景(可再生能源)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碳排放和可再生资源前景(可再生能源)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来源: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我国政府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后,为绿色低碳技术及其产业发展带来了巨大契机。这些技术不仅可用于国内,还将进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助力当地改变能源治理结构、减少碳排放。今天下午举行的2022浦江创新论坛·“一带一路”专题研讨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孙福全分析了沿线国家的能源使用现状和可再生资源潜力,认为我国相关机构应根据这些国家的减排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低碳技术研究和投资建设。

如今,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共识。截至今年7月,已有130个国家做出了控制碳排放承诺,覆盖全球碳排放的83%、GDP的91%、人口的80%。

在关乎人类命运的气候行动中,“一带一路”国家面临着双重压力。一方面,它们绝大部分属于中低收入、低收入国家,2021年的人均GDP只有5037美元,所以用能需求未来会继续增长。而且目前还有85个“一带一路”国家未实现全面通电,占全球无电人口的88.8%,未来的能源增长可谓刚性需求。另一方面,大多数国家的化石能源占比很高,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水平是明显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在发电量方面,70%的电力来自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为了应对双重压力,必须通过低碳技术创新来实现能源供给、能源绿色的双重目标。据预测,到2050年清洁能源将取代化石能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体能源;到2066年,我国的可再生能源比例将达到80%左右。能源领域的这场革命已经开始,技术创新有望大幅度降低清洁能源的成本,促进“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孙福全在演讲中对“一带一路”国家的可再生资源潜力做了分析。风能资源方面,根据100米高度风速的数据测算,全球风能资源理论储存量为2005PW,每年是2005PWh/a,“一带一路”国家资源量占比达55%;全球适宜集中开发的风电规模为131.2PW,“一带一路”国家占比高达72%。太阳能资源方面,全球光伏资源理论蕴藏量为208325PWh/a,“一带一路”国家占到66%;全球适宜集中开发的光伏电规模约2647TW,“一带一路”资源量占比达到76%。

面对如此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潜力,中国企业正在进行产业技术输出。世界资源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2000—2021年,中国在81个“一带一路”国家投资了524项能源基础设施。其中,投资非化石燃料电厂364座。“中国越来越注重清洁能源项目的投资,特别在水电、太阳能光伏这两个领域,项目非常多。老挝和泰国分别是水电、太阳能光伏获得投资项目最多的国家。”孙福全说。

未来,如何更好携手“一带一路”国家增加绿色能源供给?这位科技战略专家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围绕“一带一路”国家能源建设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研究和投资建设。我国相关机构要制定差异化的合作计划,比如对于中巴经济走廊,应重视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提质增效;对于越南和马来西亚,可注重高质量的基地建设并强化本土运营。

二是以数字化为突破口,强化技术的互融互通。数字化是中国企业在境外建设清洁能源项目的核心能力,所以要进一步加强清洁能源领域的数字化、智能化研发力度和应用深度,搭建智慧能源体系的创新平台,实现多能源类型、多应用场景、多用能模式下低碳技术的互融互通。

三是积极参与清洁能源领域的国际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化建设对“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互联互通互用非常关键,我国相关机构应积极参与国际标准体系建设,推动构建“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国际合作的标准,以及规范指南的互认体系。

栏目主编:黄海华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