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流通货物由最初的陶瓷、板材等少数几类品种

2019-08-08 15:54:00
导读今天,环保百科带来流通货物由最初的陶瓷、板材等少数几类品种,如果您想了解流通货物由最初的陶瓷、板材等少数几类品种,请往下

今天,环保百科带来流通货物由最初的陶瓷、板材等少数几类品种,如果您想了解流通货物由最初的陶瓷、板材等少数几类品种,请往下看。

通关加速 企业减负
——南宁海关以改革促贸易便利化见闻

今年上半年,广西进口整体通关时刻压缩至18.48小时,仅为同期全国平均水平44.43小时的41.6%。这意味着南宁海关改革创新监管模式、优化通关流程、提升通关效率取得明显成效,进一步优化了口岸营商环境,有力推进了广西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快速进展。

近日,记者下港口、走国门、访边境,经过亲身子验,切身认为服务升级释放的贸易通关便利化红利。

提早审结再提速

凭祥市友谊关口岸,国际陆海新通道的核心节点,中国通往东盟国家最快、最便捷的陆路大通道。

为进一步优化通关作业流程,压缩整体通关时刻,南宁海对于今年4月在友谊关试行“提早审结、卡口验放”监管作业模式改革,并于5月初正式推行。

改革前,进口物资卡口放行后,需越仓海关作业场所办理暂存、申报、征税、查验、放行等手续;改革后,采取“提早审结、卡口验放”模式,报关单申报、缴税、审结等环节都能够提早至物资入场前完成,流程进一步优化整合,实现了海关监管作业环节的前推后移,有效提升监管效率。未被海关布控查验的车辆物资,即进即出、无需等待,通关时刻缩短至平均10分钟。

友谊关口岸车来车往,繁忙异常,踏着电动平衡车的报关员来回穿梭,越南入境和中国出境的货运卡车有序通关。记者掐着秒表坐在海关的执法车内,尾随两辆越方入境货车和3辆中国出境货车,体验了一回进出境通关。

货车到达卡口1,司机只需经过一旁的人脸识不系统,便可快速完成指纹验证并实现“刷脸通关”,而后将货车驶入驶出场所,经过卡口2,顺利完成通关。5辆车,通关速度最快为12分38秒,最慢为15分02秒。

“往常车辆物资进入货场后才干报关,现如今车在越南已办完手续,别需要查验的直截两脖放行,省去了装卸过驳时刻,通关成本落低了,速度也更快了。”广西锦联“国际”物流公司报关经理告诉记者,“五一”期间,为确保车辆陆路通关长期高效运转,让物流企业、货代公司等相关人员尽快适应新模事淠操作,南宁海关组织货代公司的报关员集中在凭祥物流园内针对“提早审结”模式举行全面培训。

上半年,凭祥海关进出口货运量209万吨,同比增长5.9%;监管运输工具21.6万辆(节),同比增加35.9%。

通关加速的背后,是南宁海关为推动通关流程“去繁就简”、优化营商环境而大刀阔斧的自我革命。

一站办理求高效

要让企业少跑腿,还得让数据多跑路。

记者在钦州港海关办证大厅看到,以往报关员、办事员排队拥挤的大厅、各个办事窗已别复往日的熙熙攘攘,整个大厅显得宁静而有序。该关的一站式办理改革,让通关变得更为高效。

据介绍,为更好地服务国际陆海新通道建设,钦州港海关在通关、查验、物流监控等现场设立了“陆海新通道专窗”和“陆海新通道专用查验台”,对新通道的物资实行优先派单、优先查验,并提供提早预约通关服务,平均每单物资可为企业节约时长24小时,确保陆海新通道物资快速通关。

“经过预约申报,当天查验当天放行,大大落低了物资通关时刻和企业成本。”一企业报关经理讲,这类专用查验平台和专用窗口的开设,对企业来讲是极大的利好,尤其是对水果等生鲜物资。

目前,国际陆海新通道已相继开通到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方向的钦蓉、云桂、黔桂等5个常态化班列,开行密度达每天2.5列,最高一天可达4列,从钦州港发出的物资已通达东南亚、非洲、美洲、中东等地区的71个国家、155个港口。

流通物资由最初的陶瓷、板材等少数几类品种,增加至如今的含汽车配件、摩托车、纸浆、平行进口汽车、生鲜等41个多样化品类。

在运输成本上,对陆海新通道集装箱运价最高下调30%,每标箱可节省成本约2000元;在运输服务上,建立了“铁路、港口、客户”三位一体协作机制,满脚企业物资快速周转需求,成为了西南地区客户体验便捷高效物流运输的首选方式。

“我们别断优化通关作业流程,压缩口岸通关时刻,并推出一系列的落低企业运营成本措施。”钦州港海关负责人介绍,自去年以来,该海关深入推进口岸提效落费,简化监管证件,将进出口环节需验航材监管证件从86种减至48种,并深入推进北部湾港集疏运一体化改革,推进海运港口间协作配合,压缩口岸整体通关时刻。

据悉,钦州保税港区已实现口岸通关企业无纸化申报率达99.9%,电子支付率维持在95%以上,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申报率提早达到100%。今年上半年,国际陆海新通道累计运营班列948趟,同比增长228.02%;完成重柜48269标箱,同比增长256.57%,其中外贸物资箱量达13235标箱。

海运平台更便捷

防城港深水码头,集装箱码放整齐,与蔚蓝的大海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那个广西最大的大宗散货口岸,汇合了来自全球的货轮。

“从通关耗时一周到一天,再到秒通关,我是亲历者和见证者。”在防城港工作10年的报关经理江立军告诉记者,5年前他每天在口岸似乎需要穿梭往返10公里,工作10个小时以上,经常连饭都顾别上吃。

“通关手段特不降后,效率别高。”江立军回顾讲,那时,大部分单证审核工作都需人工完成,每票都有厚厚的一摞单证,普通的文件包全然装别下,一票需要报关员跑3个部门,往来4趟以上才干完成报关流程。

通过多年通关改革,现如今,报关员来回往返海关业务大厅的情形已一去别复返。江立军讲,近5年来,他随公司积极参与了防城海关的各项改革试点,如通关无纸化、“单一窗口”、提早申报等。2014年防城海关海运物流平台启用后,信息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报关从过去手写报关单,进展到打印报关单,进而实现了无纸化秒通关。

“如今别仅可实现秒通关,还可以达到货到港口,急忙装船。”江立军介绍讲,“单一窗口”的改革是将企业进出口报关、报检的申报数据整合成统一化,数据传输能够做到数据别降地,有效减少同类数据项的重复录入,提高了申报效率,为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别上码头,脚别出户在办公室就可办理”。

据悉,防城海关85%的货运量为散货进出口,针对大宗散货体量大、装卸久、流向复杂的监管难点,该关2014年底领先在关区启动物流治理平台试点运行工作,运用水运舱单与运输工具治理系统全国联网的优势,查询船舶原始备案记录,加强信息采集和备案更新;依托南宁海关物流治理平台,以“IMO+航次+提单”实现运输工具、物资信息、放行信息、理货信息以及物流淌态“环环相扣、流流相证、单单相校”,实现物流可查、可溯、可控,形成大宗散物资流底账,实现海关监管“耳聪目明”。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