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稀土矿属于可再生资源(重稀土矿属于什么资源)

2023-07-15 12:17:44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重稀土矿属于可再生资源(重稀土矿属于什么资源)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重稀土矿属于可再生资源(重稀土矿

最近很多人关心重稀土矿属于可再生资源(重稀土矿属于什么资源)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重稀土矿属于可再生资源(重稀土矿属于什么资源)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综述

当前人类的社会发展速度极快,不同于古时的原始积累,现在的人类已经学会了利用工业来进行量产式的生产。而这些生产自然是离不开自然界中的资源。

提起珍贵的资源,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石油以及煤炭,但是这些资源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极其重要,但却并非是最为珍贵的。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世界上最为珍贵的可以应用到生产当中的不可再生资源无疑是稀土。

这种珍贵的资源可以被应用到各种生产当中,因此许多国家也会为了稀土资源而进行各种明争暗斗。

2011年日本就发现了一处巨型的稀土矿,这处稀土矿可以让我们全世界的人类使用700多年。但是日本政府却迟迟没有对这处稀土矿进行任何开采工作,这背后又有着什么原因呢?

稀土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稀土究竟是什么。

稀土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分布,但是其总量相较于其他资源来说是比较少的。

目前已经探明的稀土储量总计共有9261亿吨,这样的数字虽然看起来巨大,但是在工业生产中显然还是不够用的,因此稀土也被当作是全世界最为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之一。

我国的稀土储量相较于其他国家来说是很大的,探明的总稀土储量可以达到全世界的36%,整个世界的稀土工业生产有90%的原材料都是由我国提供的。

稀土出口也是我国经济创收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其他国家也离不开我们所提供的稀土,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国家凭借着自有的自然资源,把握了全世界不少国家经济生产的“命脉”。

由此可见,稀土资源在世界格局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调和作用,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创收的重要手段,所以许多国家也一直在发展稀土探测工作,希望可以在自己国家境内发现更多的稀土资源来实现资源的自给自足,从而避免过度进口而导致的经济流失。

日本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虽然他们的国土面积狭小,但是却一直没有放弃在自己国家的境内寻找稀土资源,在2011年他们终于成功的探明了一个巨型的稀土矿,但却迟迟没有对其进行开采。

日本为何不对稀土进行开采?

从理性的角度上来看,日本人急需要自己的稀土资源,作为世界进口大国,日本每年花费在资源进口上的经济数额实在是太高,给日本政府和当地的百姓都造成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在自己国家境内发现了体积如此庞大的巨型稀土矿,为何日本政府迟迟等了十几年,还没有对它们进行开采呢?

实际上日本人并不是不想对稀土进行开采,而是他们所发现的这处稀土矿是太过偏僻。日本人所发现的这株巨型稀土矿是在海洋深处的,而且埋的还极深,主要的稀土资源都在海底6千米到8千米这个区间内。

虽然我们人类的科学技术已经可以让我们有能力在海下进行一系列的作业,但是想要在8千米左右的深水区进行矿石的开采工作,显然是不现实的。

我国的海牛二号作为世界上最为先进的海底钻探,仪器,也只能在2千米左右的水深处进行作业工作,日本政府也自然没有有效的手段,可以对这处已经探明的稀土矿进行开采工作。

所以日本人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这处稀土矿资源进行妥善的保护,在未来加紧发展自身的开采技术,希望有一天可以对这处稀土矿资源进行开采。

其他的原因

日本人之所以不对这处稀土资源进行开采,除了技术层面的不支持,还有着经济与道德上的约束。

目前普遍的海底作业技术都需要将一定的海水从水体当中抽离,随后在海洋当中放置巨型的机械设备来对整个海域当中的资源进行勘探与开采。

这些巨型设备技术一般由美国这样的超级发达国家掌握,日本人如果想要借助这种技术的话,自然也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而且稀土开采是一项并没有保障的工程,谁也不知道这项工程一旦开始要花费多少天才能将整处稀土资源开采完毕,也不知道这些稀土资源到最后能否抵回开采的成本。

所以在掌握的自主开采的技术之前,日本政府应该是不会借助其他国家的设备对这些资源进行开采的。

而且稀土开采一般都发生在陆地之上,在海洋当中的开采工作经验严重不足,谁也不知道开采的过程中会遭遇什么样的问题。

而且大型机器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势必会向外排放一些废水废料,而如果工作场所被设定在海洋当中,这些废水废料就会被直接排放到海水里,影响到当地整个环境的生态。

日本是一个渔业大国,极其依赖自己海上的生物资源,因此他们也不会冒这个险,为了一些稀土来破坏自己的环境。

结语

地球上的资源并不是无限的,日本人所发现的这处稀土矿可以被当作是我们人类的后备资源,在万不得已之前,我们是没有必要对这处稀土矿进行开采的。

毕竟可持续发展才是当前时代的主流,人类向自然的索取必须要有一个限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要尽快寻找到一种方式,让我们可以实现完全的自给自足,不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进行自身的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