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再生资源工业区污染(梧州龙圩再生资源加工园区)

2023-06-26 17:18:36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梧州再生资源工业区污染(梧州龙圩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梧州再生资源工业区污染(梧州

最近很多人关心梧州再生资源工业区污染(梧州龙圩再生资源加工园区)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梧州再生资源工业区污染(梧州龙圩再生资源加工园区)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千里西江,如同一条绿色的飘带,缠绕在祖国南方广袤的大地;古城梧州,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西江的北岸。

【青山连绵,岗峦叠翠;西江浩荡,碧波荡漾。】

青山绿水间,一片崭新的楼房平地拔起。

这,就是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国家级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

【清洁整齐的街道,绿荫覆盖;产业园区的招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坐落在梧州市龙圩区,广梧高速、南梧高速、桂梧高速公路交汇入口处,距离市中心、赤水港、铁路货运站、梧州火车站及西江机场均在20公里以内,距离高铁站约10公里。

从2008年5月,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正式开工建设,到如今,已经走过了12年光辉的历程。

一 、西江起大潮

梧州的再生能源产业,兴起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

随着改革开放,一些以废品为原材料的再生资源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些有头脑的民营企业主,以独到的眼光瞄准市场,利用再生资源建立了造纸厂、塑料厂、炼钢厂,尽管是小打小闹,但由于抢得先机,个个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中小企业在当时不太起眼,经营者也大都为人低调,悄悄地经营,悄悄地赚钱。直到上交的税利越来越多,才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特别是炼钢企业,曾经一度发展成为地方的支柱产业。

但由于这些中小企业投资少,起点低,管理粗放,产能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缺少市场竞争力,到了上个世纪末,有的便被淘汰了。

到了本世纪初,随着行业竞争激烈,受原材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上涨,产品市场饱和以及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影响,从事再生资源产品加工的中小企业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企业停产,工厂倒闭,工人下岗,再生资源加工企业陷入困境。

再生资源加工企业的出路在哪里?地方政府和企业家们都在苦苦寻求答案。

广西与越南、缅甸相邻,每年都会有大量的洋垃圾从梧州过境运往广东,这说明再生资源加工市场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只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和控制环境污染,还是可以作为地方经济的重要产业的。这些企业都曾经有过辉煌的业绩,为地方财税作出过重大贡献。

市委、市政府通过组织调研,得出了科学的结论,再生资源产业作为循环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着广阔的前景。

就在地方领导和企业家们苦苦寻求对策的时候,迎来了东部产业转移的国家政策。

2010年,国家作出了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再生资源产业向西部转移,处在东西结合部的梧州,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一场旨在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改革浪潮,再次迎面涌来。

机遇,就是命令,无论是地方高层决策者,还是置身其中的企业家们,都同时被推到了改革的风口浪尖。

二、改革潮头立

西江,奔腾的节奏。

中国,没有等待的时光。

市场调查、专家论证、立项申报、项目评估、征地拆迁、规划设计,一切都在密锣紧鼓地进行。

2008年5月15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正式破土动工。

循环园区规划总面积3万亩,其中一期规划面积1万亩,二期规划面积2万亩。

设计者们秉承高起点、高标准、高效能的设计理念,把园区规划为拆解加工区、深加工区、污染处理区、仓储物流区、海关检验检疫监管区、精深加工区、科技研发区、生活区等八大功能区。

园区以有色金属、再生资源拆解加工、汽车零部件制造为主要支柱产业。在目前国内同类型园区中,是唯一一家在园区内形成拆解、加工及交易为一体的国家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种好梧桐树,只为金凤来。园区管委会派人主动走出去,到外地招商引资。

2009年5月1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和梧州工业园区招商团,来到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举办“2009年园区招商推介会”,这里是我国著名的铝制品加工集中区域。在世界经济大环境并不理想的背景下,展开了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新一轮的东部区域产业转移进程。

2010年月日,园区开园运行,年产30万吨再生铝加工工程项目正式启动,此外还有6大项目开工,8大项目竣工,园区建设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阶段。

2011年9月30日,年产30万吨再生铜项目投产。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四年后,却因项目方公司破产而停产。一个投资超过20亿的大型国有资产项目,是梧州循环经济产业的龙头,项目的停产给园区发展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但是园区管委会没有气馁,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找到山东金升有色金属集团接盘,使再生铜项目浴火重生。

园区人的服务精神,也在业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目前,园区一期开发建设已经完成,二期2万亩开发建设正在全力推进。已建成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生活区、碧桂园小区、公租房、商场、农贸市场、学校等已投入使用,入住人口大约已有3000多人;循环经济小镇、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创新大厦等建设项目正在分批加快推进。

园区信息调控服务中心、有色金属电子交易平台及数据中心、梧州再生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物流验放中心、再制造基地孵化器、协同育人基地等七大公共服务平台已投入运营,实现资源共享,公共服务平台完善。

园区实行“雨污分流”管理,已建成2座污水处理厂,以及污水深度净化系统、中水回用系统,经处理的尾水100%达标排放;建成1座固废处理中心,2座变电站,1座天然气门站,园区内企业全部使用清洁能源,大大降低废气排放。使园区环保设施臻于完善。

三、扬帆出大海

岁月轮回,寒暑易节。

十二年,弹指一挥间。

十二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循环园区来说,十二年却是一段跨越式的征程。

2008年5月,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正式开工建设;

2008年10月,批准为广西A类产业园区;

2009年8月,被认定为自治区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

2010年10月,获批国家再生资源“圈区管理”示范园区;

2011年9月,获批国家“城市矿业”示范基地;

2015年10月,被认定为广西工业园区两化融合试点园区;

2016年9月,通过自治区可持续发展园区验收;

2017年7月,获“2017年全国再生资源优秀园区”称号;

2018年2月,成功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的省级开发区名单;

2018年10月,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园区。

据统计,园区已撬动300多亿资金进园投资,引进项目160个,实现投产企业60家,累计回收利用各类再生资源800多万吨,累计实现财税收入超27亿元。

走进梧州循环经济园区,看到的是一派兴旺繁忙的景象。各个入园企业的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各个落户项目的建设进度不断提速。金升30万吨铜、顶峰不锈钢冷连轧、骆驼15万吨废旧铅酸蓄电池建设等一批龙头项目全面发力,扩大产能,对园区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在龙头项目的引领带动下,园区企业生产总体平稳,效益逐步提升,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稳步增长。

一个别具特色的“循环经济板块”,已经勾画出了梧州循环经济产业清晰的轮廓。

梧州位于广西东部桂江与西江交汇处,是广西的水上门户,水陆交通方便。

梧州西接大西南,面向粤港澳台东南亚,地处“三圈两带”的交汇处,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节点,具有连接中国和东盟、西南与东南沿海的独特区位优势,拥有国家西部大开发、广西桂东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及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等多个国家级平台。

作为粤港澳的邻居,近年来循环园区凭借这一优势大力推动和承接粤港澳地区资源型产业转移升级,在承接产业的同时也实现了新旧动能转换,资源规模量已经集聚,优势突出。在粤港澳地区资源型产业急需转移的背景下,园区无疑是广西实现“东融”战略最好的载体。

目前,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正在全力打造循环经济的“广西梧州样本”,抢占全国循环经济产业发展高地,着重在再生铝、再生铜、再生铅、再生锌、再生不锈钢、再生塑料、再制造、电子信息和宝玉石产业这九大产业中寻求合作。

可以预见,随着东融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循环经济产业合作发展的前景将会更加广阔。

西江,千百年来奔流不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又涌起了新的浪涛。

【西江浩荡,奔向大海。】

【梧州循环,巨轮启航。】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