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什么是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中不可再生资源有哪些)

2022-10-31 12:17:04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地理中什么是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中不可再生资源有哪些)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地理中什么是不可再生资

最近很多人关心地理中什么是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中不可再生资源有哪些)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地理中什么是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中不可再生资源有哪些)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据资料显示,自今年8月以来,20多个省市、自治区以及直辖市出台了各项政策,其核心都指向了——电力。黑、吉、辽三省甚至对居民用电进行了限制,很多人想问,究竟是何原因?今天,我们就从地理角度来分析其原委。

一、能源结构调整稳步调整

2013年能源结构合理性是不足的,煤炭能源占比巨大,其次是石油,而这两者皆为化石能源,在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也就意味着在在漫长的时间内,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年,这部分被消耗的能源矿产是不可再生的,而需求量却逐年上升。到2030年我国的能源结构依旧以煤炭为主,除煤炭与石油比例缩减外,天然气、水能、风能、核能、太阳能等比例持续上升,能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正在稳步持续进行调整。

二、供需关系矛盾显现

很多朋友会问,与这次停电有何关系?要理解这一关系,首先需要知道,我国的发电类型及增速。

2020年,全国发电量7779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其中,火电发电量25330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水电发电量1355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核电发电量366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火力发电依旧是我国电力主体,虽然整体增速放缓,但电力增长是持续的,这与需求量有着极大的联系。

据国家统计局2021年1-6月全国电力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全国1-6月的社会总用电量同比增长迅速,增长高达16.2%,一二三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增加,其中供热耗用的原煤量达到了1亿7860万吨,而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高达22亿5660万千瓦,每小时发电量也就是22亿度,年发电量就达到20万亿度,年发电量足够供给全国用电,为什么还出现拉闸限电情况呢?供需关系矛盾是什么?

其实我们要明白拉电闸本质是什么,我们使用的电价格没有发生改变,我国实行的是阶梯电价,民用一般每度0.6元左右,工业用电也只是0.86元—1.8元之间,是世界电价最低的国家,基于我国能源结构,生产电的主要是煤炭,但其价格越来越贵,21年8月煤炭价格在800元每吨左右,而到9月份,煤炭价格上涨到1200元左右,国家在电费上的亏损越来越大,电力供给吃紧。

我国电力主要依靠煤炭,生产电力的煤炭却主要依赖进口,进口来源主要是澳大利亚,但近来的两国关系紧张问题,煤炭进口出现一些问题,转而实现能源进口的多元化,向巴西、美国,俄罗斯等进口煤炭,运输成本增加。

而在后疫情时代,国内疫情快速限制,国民生产得以恢复,而观世界,疫情肆虐之下,工厂停工,经济停摆,中国这个世界工厂订单大增,电力需求上升,生产数量得以提高,对企业来说,本应该是好事,但其背后,却有巨大的风险,这也是拉闸限电的重要原因之一。

回顾疫情未出之前,世界贸易关系趋于平稳,而现阶段贸易天平被疫情打乱,海外游轮排着队在中国进口商品,出口量大增,但很多原材料需要进口,受疫情影响,大多数国家工业生产停滞,我们所需资源进口受到影响,同时也导致了中国工业生产的产业链上游资源价格水涨船高,企业到最后只赚取一点加工费,商家利润下降。

在高中地理中,我们讲过,企业的生产及布局,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在如此背景之下,应该是商品价格上涨,转嫁经济压力,但国内生产的同质化使得其不具备价格上涨的能力,更有甚的商家还打起价格战,不赚钱也要出口到国外,生产成本增加,但出口价格更低,这种反常的模式势必持续不了多久,并且会产生严重后果。疫情控制是早晚的事,国外的生产恢复,而我国开设的众多生产线则将停滞,随之而来的则是破产潮和失业潮,在国内疫情肆掠时的口罩生产就是如此,那将导致整个中国社会的巨大危机。所以拉闸限电是现阶段最可行的方式,通过限电迫使工厂生产速度放缓,稳定价格,为疫情当下的经济发展做保障,是对未来国际经济变局的一种策略与手段。

三、生态与经济多元大棋与民生关系

拉闸限电是一步大棋之始,除了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之外,还具有多元作用。2021年9月1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其目是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为导向,以建立科学管理制度为手段,以提升基础能力为支撑,强化和完善能耗双控制度,深化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推进能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倒逼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拉闸限电只是开始,虽然对生产生活有所影响,但要眼光长远。

首先是在电力总需求不变,供应量减少的情况下,以及双控政策之下,拉闸限电虽是无奈,却能够保证基本生产生活用电的同时,限制一些高耗能产业,确保电力网络的平稳运行,不至于因电网过载产生崩溃,进而带来更大后果;其次,一定程度上缓解煤炭电力工业亏损,同时为冬季来临积累能源,保证冬季的供暖供电;最后,也是意义重大的一点,以此作为优化能源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完善电力供给制度,为后30年的碳中和打好基础。

然而,近来拉闸限电带来的问题却异常凸显,居民家中停水停电一团乱,商铺点烛来经营,孕妇爬高楼上下班,红路灯失效引拥堵等等民生问题日益突出,给居民、社会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不可为不大。

四、从地理角度思考破局方案

在地理大题中,应对如此情况,总爱问的就是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其实,核心还是在能源结构调整上,电力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低碳转型是破局关键,也是必由之路。故而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曰短期,二曰长远。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短期是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拉闸限电虽是不得不用之策,但需策之有效,护之民生。拉闸限电应循序而渐进,有计划有通知,让民众、企业提前做好应急准备;拉闸限电需统筹协调,群策群力,不应各自为战;拉闸限电还应为冬季来临早做谋划,确保冬季供暖不受影响。

在长期方面,要做好持久准备。

1.持续调整能源结构,加快发展新能源。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过度依赖于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新能源发展速度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步伐。故而要解决这一问题,新能源是关键,谁掌握了新能源,谁就掌握了话语权。只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新能源在能源结构的比例,同时对现有能源企业进行低碳发展,转型升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碳约束,才不会再出现拉闸限电。

2.完善低碳产业体系,双控落地抓实。单一调整煤炭产业远远不够,在产业上下游产业链上要形成低碳生产与低耗能生产,环环相扣。同时还要以政策做引导与约束,加快产业发展的低碳低耗进程,政策倒逼到企业意识、行动上的落实,将双控抓实,破除经济发展与碳约束之间的联系,以此达到限电问题的有效解决。

3.构建低碳社会,促进绿色发展。低碳社会的构建需要每一个人的参与,从一度电、一滴水、一次绿色出行出发,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大宣传科普力度,从意识到行动,为低碳社会助力。

文中观点仅仅代表小编个人,如有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也欢迎读者大大留言参与讨论。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