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限塑减塑”专栏日本的海洋塑料污染对策

2020-08-27 12:47:14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限塑减塑”专栏日本的海洋塑料污染对策,大家是否对“限塑减塑”专栏日本的海洋塑料污染对策感兴趣呢。海洋漂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限塑减塑”专栏日本的海洋塑料污染对策,大家是否对“限塑减塑”专栏日本的海洋塑料污染对策感兴趣呢。

海洋漂浮垃圾可带来对包括生态系统在内的海洋环境的影响、船舶航行障碍、对观光和渔业的影响、对沿岸居住环境的影响等。近年来,大家也开始担忧海洋中的微塑料(5mm以下的微型塑料垃圾)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例如,在2016年达沃斯会议上,艾伦·麦肯阿瑟基金会(The 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发表的报告《THE NEW PLASTICS ECONOMY RETHINKING THE FUTURE OF PLASTICS》中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50年,流入海洋中的塑料重量将会超过鱼类的赋存量。

微信图片_20200827124742.png

从海洋中采集的微塑料

一直以来,日本通过废弃物处理法、容器及包装物回收处理法等法律制度以及处理设施的建设,不断推动塑料的3R(Reduce,Reuse,Recycle)及合理的处理。其结果如图2所示,容器包装等的塑料排放量得以削减,同时85.8%(循环利用率27.8%、热回收率58.0%)的废塑料得到有效利用。这个结果远高于UNEP(2018)的全世界塑料容器包装物的有效利用率14%-28%(循环利用率14%、包括热回收在内的焚烧率14%)。

另一方面,也有意见指出日本的人均一次性容器包装物废弃量高居世界第二,并且由于近年亚洲各国加强了废塑料的进口限制等,进一步推进日本国内塑料资源循环的必要性越加明显。同时,充分利用日本的实践和经验,积极向国外推广日本的技术和创新成果、软硬两方面的环境基础(法律制度、标准、技术、融资方面的经验以及设施设备等),为世界海洋垃圾的治理做出贡献也成为日本当仁不让的责任。

2018年6月,日本修订了海岸漂浮物处理推进法,在法律的目的中增加了“从保护海洋环境的观点出发等”。除此之外,修订时还增加了:推进漂浮垃圾的顺畅处理;通过3R的推进,控制海岸漂浮物的产生;作为微塑料对策规定企业有义务控制使用和排放;政府应尽早加快研究微塑料的控制政策及措施;并基于研究结果采取对策,推进国家间协调和国际合作等。

同年6月19日,内阁会议通过了根据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制定的第4次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计划。依照该计划中的《综合推进塑料资源循环战略》 实施各种政策措施。

同年7月13日,以环境大臣委托中央环境审议会(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及地方政府的代表、媒体、NGO等专家学者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就如何综合推进塑料资源循环战略开展调查的形式,由环境大臣中川雅治向中央环境审议会会长武内和彦(地球环境战略研究机关理事长)提出要求后,开始在中央环境审议会循环型社会分会塑料资源循环战略小委员会(委员长:京都大学教授酒井伸一)进行审议。之后,中央环境审议会于2019年3月26日向环境大臣报告。

根据该报告内容,于2019年5月31日召开“推进海洋塑料垃圾对策相关内阁成员会议”,由政府制定出“塑料资源循环战略”(消费者厅、外务省、财务省、文部科学省、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省、环境省联名发布的文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结尾中提出了3R和生物质塑料相关的6个目标(重要节点)。在2019年5月31日,日本发布了《海洋塑料垃圾对策行动计划》。具体如下:

1.通过建立废弃物处理制度等开展彻底的塑料垃圾回收和合理处理。

2.杜绝乱扔和非法投放,防止向海洋的非有意流出。

3.将乱扔和非法投放的垃圾回收。

4.将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回收。

5.替代材料的开发及转换等创新。

6.为促进上述各项措施实施的相关方的相互配合和合作。

7.为促进发展中国家等的对策实施开展国际合作。

8.掌握实际状况及汇集科学成果等。

同时,为有效地开展上述工作,设定以下5个指标:

1.日本国内合理的塑料垃圾处理量(环境省)。

2.陆地上乱扔的、非法投放的以及散乱的塑料垃圾的回收量(环境省)。

3.海洋塑料垃圾回收量(环境省)。

4.替代材料(海洋可降解塑料、纸等)的生产能力/使用量(环境省、经济省)。

5.通过国际合作增加的“得到合理处理的废弃物”量(环境省、外务省),并每年掌握其进展情况(括号内为负责的部门)。

另外,本计划将在3年后进行修订。

要解决海洋塑料问题,不能仅靠中央政府,还需要地方政府、消费者、NGO、企业、研究机构等主体广泛地相互配合协调行动。为此,环境省于2018年10月开始了“塑料智慧治理-for Sustainable Ocean”宣传活动。

活动要求,征集参加捡垃圾、自带购物袋等个人的行动和创意,地方政府、NGO、研究机构等开展的杜绝乱扔和非法投放垃圾的运动及塑料的3R等措施,并将这些措施通过宣传活动的专门网站以及利用各种场合向国内外广泛宣传,截至2019年10月8日,已有413个团体参加。

日本将5月30日(零垃圾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6月8日(世界海洋日)前后共一周时间定为“海洋垃圾零排放周”,日本财团和环境省合作,为减少海洋垃圾,号召全国一起展开大清扫行动,并向世界宣传报道这一行动。

在2019年6月28-29日召开的G20大阪峰会上,各国达成了“大阪蓝色海洋愿景”,并形成以下共识:认识到塑料在社会生活中重要作用的同时,通过改善废弃物管理办法和应用创新性的解决方法,包括减少因管理不当流入海洋的垃圾在内的全方位的、全生命周期的监管措施的实施,到2050年,将由于海洋塑料垃圾造成的新增污染控制为零。另外,2019年 6月15-16日的G20能源和环境部长会议上通过的《 G20海洋塑料垃圾对策实施框架》 也在G20首脑会议上得到批准。

《G20海洋塑料垃圾对策实施框架》中明确提出,要推动开展合理的废弃物管理,回收海洋塑料垃圾,开发出革新性的解决办法,为提升各国的能力开展国

际合作等全方位的、全生命周期的措施。G20各国积极利用“G20资源效率性对话”等机会,继续共享和更新有关海洋塑料垃圾的政策、计划、措施等信息。

2019年11月23-24日,在日本北九州召开的第21届中日韩三国环境部长会议和25日在东京召开的第3届中日环保高层圆桌对话会上,海洋废塑料对策也成为议题之一。特别是在中日环保高层圆桌对话会上,日本环境省向中国生态环境部提出以下中日环保合作的提案:

1.海洋监测手法的协调和数据的共享。

2.通过对河流的监测等锁定发生源。

3.开展废弃物等领域的政策对话。

微信图片_20200827124754.png

世界首家使用废塑料生产的氢能的酒店(日本川崎市)

今后,海洋废塑料问题有可能成为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之后的第三大国际性环境问题。中日之间已经在中日海洋高级别事务磋商中启动了专家对话,希望今后为解决海洋塑料问题中国和日本能够进一步加强环境合作,在世界上起到引领作用。

(编辑:Nicola)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