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到2022年实现北京现代种业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和服务链协同发展能力大幅提升

2020-04-13 10:46:00
导读今天,环保百科带来到2022年实现北京现代种业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和服务链协同发展能力大幅提升,如果您想了解到202

今天,环保百科带来到2022年实现北京现代种业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和服务链协同发展能力大幅提升,如果您想了解到2022年实现北京现代种业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和服务链协同发展能力大幅提升,请往下看。

日前,北京市5部门联合公布《北京现代种业进展三年行动打算(2020—2022年)》,环绕四大种业、十二个优势物种,组织开展四大行动,实施十二项重点工程,到2022年实现北京现代种业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和服务链协同进展能力大幅提升,现代种业建设成效突出。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高质量进展现代种业符合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北京市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三年打算》以“立脚北京、协同津冀、辐射全国”为进展思路,充分利用全市科技、人才、信息、市场、金融等富集优势,建设种业科技创新引领者、现代农业产业增长点、种业资源要素聚拢地和行业监管服务样板区,努力打造全国现代种业进展高地。

《三年打算》环绕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果四大种业领域,聚焦产业体量大、带动力强且具备竞争优势的战略物种和具油峋土特点、区域优势的地点物种,重点推进甘蓝等蔬菜、 特色玉米、节水小麦、马铃薯、蛋鸡、生猪、奶牛、北京鸭、鲟鱼等冷水鱼、宫廷金鱼等赞赏鱼、桃、乡土树种等12大物种产业创新高质量进展,哺育具有竞争力的优良品种、臃适企业和优秀品牌。

今后三年,北京市将组织开展科技引领、产业提升、创新成果转化、进展环境优化四大行动,实施承接国家现代种业重大项目工程、种质创制及品种选育联合攻关工程、种质资源爱护工程等十二项重点工程。

在北京市,以平谷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和通州国际种业科技园区为核心区,协同其他各区特色种业进展,布局种业科技创新、试验示范与交易交流基地,形成京内“两核、多点”的种业进展布局。在北京周边,建立环北京农作物新品种试验示范转化基地和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在全国范围内,在海南三亚、文昌重点布局北京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在新疆、甘肃、四川等地重点布局北京良种繁育生产与加工基地。

《三年打算》还明确了今后三年北京现代种业“三个一”的进展目标,即形成一批具有阻碍力的种业基础研究和核心关键技术成果,实现以基因组编辑技术为代表的育种技术创新突破。选育推广一批优良品种,选育推广20个以上在全国具有较强阻碍力和较大市场占有率的绿色臃适多抗高效品种。培养一批在全国有阻碍力的现代种业企业,农作物、畜禽、水产、林果种业总销售额达到180亿元以上,带动京郊种植农户增收10%。

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春江以为,北京种业进展符合北京高精尖产业的总体战略,《三年打算》全面系统提出了今后3年北京种业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政策规划和保障措施,是兼顾政策设计与产业进展的系统谋划,对建成系统完整、科学高效的种业技术体系,显著提升种业创新质量,建设现代种业强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施乡村振兴具有深远战略意义,是北京进展高精尖种业科技的纲领性文件。(记者 孙云柯)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