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充电行业再定位

2019-05-08 12:15:27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充电行业再定位,大家是否对充电行业再定位感兴趣呢。2019年对于充电行业来说,可谓是“开年大吉”。先是3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充电行业再定位,大家是否对充电行业再定位感兴趣呢。

2019年对于充电行业来说,可谓是“开年大吉”。

先是3月26日,业内期待已久的《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发布。该文件提到,过渡期后不再对新能源汽车给予购置补贴,转为用于支持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方面。

这一举措将使得宝贵的补贴,实行从“车”到“基础设施”的转移。甚至有充电企业表示,“车招损,桩受益。未来两年是充电桩赚钱的最好机会,也是唯一机会。”

然后是4月30日,占据四成市场份额的充电企业特来电宣布跨过盈亏平衡线。在过去四、五年累计亏损6亿、研发投入超10亿后,特来电终于迎来破晓时刻,并颇具雄心地表示要成为中国最大的充电网生态运营公司。

以上两条消息,对于饱受盈利模式困难的中小型充电企业来说,无疑是振奋人心的“强心剂”。

这意味着,一方面顶层设计对于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政策倚重,开始向基础设施倾斜,同时充电行业将从草莽生长时代向规范化、标准化演进。另一面,电动汽车产业链熬过了“冷启动”的艰难,逐渐进入良性循环的新阶段,充电基础设施充电量也将随之得到稳步提升。

特来电对其充电业务实现盈利的原因解释,恰好能说明电动汽车产业链正在发生的质变。其一是电动汽车的产业路线在国内和国际形成高度统一,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转暖。

典型的是老牌燃油汽车企业德国大众在3月12日的集团年会上,宣布未来十年激进而大胆的电动化战略,电动汽车生产数量将从1500万辆提升至2200万辆,推出的电动汽车产品也将从50款增加至70款。

还记得两三年前关于电动汽车的质疑盛上尘嚣,不仅与光伏一起被打上“骗补”的标签,一度“ppt造车”的负面报道充斥媒体,是否环保、是否会导致更大的污染源的研究文献也时常出现。不过现阶段业内的讨论焦点早已转变。

这不只是因为车补退坡预期使得顾虑打消,而是对于电动汽车的功能有了更清晰的定位,即电动汽车在大规模投入使用后,可作为移动式的充放电存储单元为电网调峰。

人们不再纠结于电动汽车的道德话题,而是找到电动汽车的关键属性并挖潜可能带来的“功效”,砸入研发资金研究车网互动等技术,最大程度发挥之。

充电业务作为衔接电动汽车与电网的载体,也在同步拨开迷雾寻找自己的定位。

要配合电动汽车起到“电能存储单元”的功能,充电业务就需要形成一张新的网络,而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充电桩,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用户充电数据背后的价值,并与大电网实现能够响应其需求的有效互动。

此时的充电网络,是更智能更技术密集型的产业,而不再是业内过去所认为的低门槛行业。

(编辑:Wendy)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