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GBIF知多少――绿会助力生物多样性大数据

2019-02-22 10:25:56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GBIF知多少――绿会助力生物多样性大数据,大家是否对GBIF知多少――绿会助力生物多样性大数据感兴趣呢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GBIF知多少――绿会助力生物多样性大数据,大家是否对GBIF知多少――绿会助力生物多样性大数据感兴趣呢。

你问“GBIF”和绿会为何有如今这般友好密切的关系?

事情还要追溯到2018年6月5日,那天是世界环境日,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秘书处副总干事Tim Hirsch到访绿会进行会谈。绿会作为长期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事业的NGO,同民间保护组织、特别是绿会志愿者对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了许多努力和贡献。而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lobal Biopersity Information Facility,简称GBIF)是一个国际网络和研究基础设施,由世界多国政府资助,旨在为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提供关于地球上所有类型生命的可开放获取的数据。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传统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开始逐渐向数据密集型的科研方式过渡,因此,自由开放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库就变得非常重要。显然绿会与“GBIF”在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念上不谋而合。

2018年7月,绿会通过“公民科学家”项目,在GBIF平台中国端口(www.gbifchina.org)提交了中华穿山甲和大鸨的最新数据,并录入上线,这也是绿会在GBIF发布“公民科学家”项目首轮数据成果。同时,绿会也成为GBIF平台的数据发布者(data publisher)。

2018年11月,绿会在中科院许哲平老师大力帮助下完成GBIF平台生物多样性数据发布端(IPT)部署。IPT(Integrated Publishing Toolkit),是一个用Java编写的免费开源软件工具,用于通过GBIF网络发布和共享生物多样性数据集。GBIF网络通过使用Darwin Core标准将所有这些来源汇集在一起,该标准构成了GBIF.org数亿种物种发生记录索引的基础。目前,绿会正在进行中国境内穿山甲有关数据的整理录入。

Darwin Core数据是核心

在数据真正呈现在https://www.gbif.org平台,绿会通过“公民科学家”项目收集来自民间的观测记录,需要提取出物种的信息包括:发现时间、发现地点的经纬度、数量等数据并汇总填入数据表中对应的字段;这些基础数据填写完毕后,绿会对其余的专业性字段继续完善补充,保证数据无误后,在IPT上建立新的数据集,上传数据进行映射,填写元数据,最后公开发布。

步骤如下图所示:

绿会希望通过上传GBIF数据,向全球展示中华穿山甲、大鸨(东方亚种)等濒危野生动物近年来在中国境内现状。在中国重视逐步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公民野生动物保护意识日渐提高下取得的初步成果。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需要更多人参与!

(编辑;Wendy)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