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会GBIF平台生物多样性数据发布端部署完毕

2018-11-01 15:55:05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绿会GBIF平台生物多样性数据发布端部署完毕,大家是否对绿会GBIF平台生物多样性数据发布端部署完毕感兴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绿会GBIF平台生物多样性数据发布端部署完毕,大家是否对绿会GBIF平台生物多样性数据发布端部署完毕感兴趣呢。

随着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发布物种分布地第十亿条数据记录,标志着一个有关全球分享生物多样性信息的重要里程碑已经到来。为了便利和整合这些数据,GBIF有很多国家和政府在一起合作,数据信息集合了出来自123个国家的1200多个机构的努力,中国科学院是GBIF在中国的会员单位。GBIF的数据记录也为研究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了无与伦比的信息资源,包括相关观察和收集物种地点与时间的证据等。


(图片截取自www.gbif.org)

此前,绿会通过中国科学院GBIF中国节点,向GBIF提交了中国境内穿山甲、白髂豚、大鸨的最新数据。7月10日,由绿会主办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服务网络平台(GBIF)“十亿数据”暨中国濒危物种(中华穿山甲、白髂豚)信息录入成果发布会在京举办。通过成果发布会绿会让中国传统物种中华穿山甲、中国特有物种白髂豚、主要在中国繁衍栖息的大鸨东方亚种,这三种来自陆地、水域、天空的三种极为濒危的野生物种情况,向全球做一个数据展示,展示近年来中国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中国公益组织、公民科学家共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成果,以及中国深度参与世界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


(图片截取自www.gbif.org)

为更好的将中国生物多样性数据能够更多更好的录入到GBIF平台,将来自中国公民的观察数据展现出来,绿会经过积极申请,正式获得GBIF平台数据发布资格。近日,在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资源建设部许哲平老师的热心帮助下,完成了GBIF平台IPT端口部署。近期绿会将严格按照平台要求逐步录入重要数据,如国内马来穿山甲、长江淡水豚类、三江源地区数据等。绿会希望通过“公民科学家”项目,使GBIF能够在中国得到更广泛应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最后,衷心感谢许哲平老师的专业支持,细致耐心的辅导,加深了绿会同事对数据科学工作认识。未来绿会将秉持科学严谨态度,为中国生物多样性大数据添砖加瓦。

注:许哲平老师是GBIF CAS(中国科学院)的节点经理,承担了多项科技部和中科院的信息化项目,具有十年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和文献资源整合服务经验。GBIF CAS(网址:http://www.gbifchina.org/)已经通过GBIF IPT工具发布了上百万条记录,并积极对外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该节点也受到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的持续资助。


(图片截取自www.gbif.org)

(编辑;Wendy)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