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马朝红爱鸟于心 护鸟于行

2018-10-18 11:07:38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马朝红爱鸟于心 护鸟于行,大家是否对马朝红爱鸟于心 护鸟于行感兴趣呢。工作中的马朝红“现在水面上有大白鹭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马朝红爱鸟于心 护鸟于行,大家是否对马朝红爱鸟于心 护鸟于行感兴趣呢。

res03_attpic_brief.jpg

工作中的马朝红

“现在水面上有大白鹭、赤麻鸭、普通秋沙鸭……”近日,在位于洛阳市孟津县的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观测点,马朝红一边通过望远镜观察,一边记录观测到的鸟儿种类和数量。

49岁的马朝红是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管理局的一名管护员。观测鸟类、记录数据、采集样本……这样的工作,她已经重复了近20年。

马朝红对鸟的热爱,源于她的父亲马书钊。1995年,保护区刚成立时,马书钊就是一名护鸟员。马朝红在假期时也常常陪着父亲到保护区去观鸟、护鸟,一站就是几个小时。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每天在保护区奔波,马朝红下定决心,回家陪父亲一起观鸟、护鸟。1999年,马朝红辞去洛阳市区的工作,正式成为保护区的一名管护员。

从西霞院库区大坝到孟津县会盟镇扣马村村东的县界,长约30公里的黄河河岸线都在马朝红的观测范围内。无论是夏日汗流浃背,还是冬季寒风刺骨,马朝红常年奔波在空旷的黄河湿地,风雨无阻。

“现在条件好多了,各种设备齐全,工作效率提高了很多。”马朝红说,起初观测条件非常艰苦,她跟父亲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白天在湿地里观测鸟,饿了就啃自带的烧饼,晚上找周边村子的亲戚家睡一晚,第二天到下一个地方,往往需要两三天才能走完一遍。

头戴遮阳帽,肩扛三脚架,手握照相机或望远镜,黎明出发,日落而归,这对于马朝红来说,是再普通不过的生活。从只认识喜鹊、麻雀等普通鸟,到如今二三百种鸟烂熟于心,靠的是她对鸟儿的热爱。“鸟类是人类的朋友,观鸟其实就是在关注我们自身的生存环境,护鸟其实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的生态家园。”马朝红说。这些年,经过她救下的国家级保护鸟就有百余只。

马朝红不仅自己护鸟,还向周边群众宣传保护野生动物的法规和湿地保护的重要性,经常让他们通过望远镜观测鸟类,还普及鸟类习性知识,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爱鸟护鸟队伍。

1995年保护区建立之初,记录在案的鸟类种类只有40种,现在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250余种,鸟类数量已有10万多只。这意味着,保护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也证明马朝红和其他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努力有了回报。

“保护区里的鸟儿越来越多,我也觉得越来越快乐。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增强大家保护鸟类、爱护鸟类的意识,让更多的人加入保护鸟类、保护自然生态的队伍。”马朝红说。

(逍遥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