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双桥再生资源产业园(重庆双桥再生资源产业园招聘)

2023-07-13 15:17:26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重庆双桥再生资源产业园(重庆双桥再生资源产业园招聘)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重庆双桥再生资源产业园(重

最近很多人关心重庆双桥再生资源产业园(重庆双桥再生资源产业园招聘)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重庆双桥再生资源产业园(重庆双桥再生资源产业园招聘)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来源: 新华网

位于重庆市大足区的双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曾是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从载货汽车、自卸汽车、专用汽车到轿车及配套零部件,这里构建了“整车、专用车、零部件”为骨架的汽车产业集群体系,为当地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根基。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产业结构转型以及城市宜居要求的不断提升,又“黑”又“重”的老面貌,已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如何让老工业区迸发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成为“天蓝、水清、景美”的宜居城区?双桥经开区蓄力绿色转型,用心做生态答卷,重焕时代朝气。

绿色的力量:

多管齐下 生态底色跃然纸上

“如今,这里再也没有臭味扑鼻,水里又能看见鱼虾,水清岸绿的太平河回来了。”说起太平河的变化,在河边散步遛弯的市民心情愉悦,他们亲历了太平河由污变净的过程,对于现在的良好水生态,大家纷纷点赞:“母亲河重回一泓清水,真令人欣喜。”

太平河发源于双桥经开区巴岳山,流经双桥经开区、永川区汇入小安溪河,再经铜梁和合川,注入嘉陵江。曾经,因为环保设施不达标、污水直排、部分管道渗漏、农村面源污染等原因,这里的水质为劣V类,水体发黑,水中有漂浮物,严重污染周边环境,被重庆市环境监察办公室挂牌督办,如果不整改,更会带来被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实行区域限批的严重后果,严重阻碍区域发展。

为了给太平河刮骨疗伤,双桥经开区生态环境局在太平河沿线展开了为时两个月的实地摸排,确定了多个污染源,并结合监测分析结果,让污染治理有据可依。随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入河排污口治理、畜禽水产养殖污染治理等8个攻坚行动在这里展开。

建成污水处理厂提升泵站,提高污水处理厂利用率,实现治污能力良性循环;加快水井湾、苦水河等2000余亩河段生态修复和清淤治理;新胜水库、高洞子水库等生态调节水源已达IV类湖库水质标准;完成所有污水处理厂管网全线贯通建设,实现了污水错峰处置;取缔河岸陆域500米范围内畜禽水产养殖,取缔年出栏4000头的养猪场……

随着一系列治理措施的落地,太平河流域的水质不断改善。2020年,这里的水质转为Ⅲ类,超过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水质考核要求,并解除了挂牌督办,同时还争取到下游永川区生态补偿金1100万元。

与此同时,当地生态环境局还通过总量减排、能源改造、油烟治理、扬尘控制等措施,在空气质量改善上下功夫。双桥经开区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经从2017年的229天提升至2020年的304天。

“如今,这里污水直排‘归零’、工业燃煤基本‘归零’,这意味着我们找回了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双桥经开区生态环境局局长李福明说。

创新的力量:

产业升级 实现变废为宝

拆除电源线、拆除后壳、机内清理、CRT(阴极射线管)解除真空、拆除电路板……经过13道工序的拆解,一台废旧电视机被拆分成了单独的电源线、电路板、高压帽、喇叭、电线等数十种零部件。它们中一部分变成产品再次销售,一部分则进入专业的机构等待被处理。

这是重庆市中天电子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拆解厂区工人们的工作日常。“我们主要对废旧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脑等进行回收、运输、储存、拆解与资源化综合利用,年处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能力为180万台。截止4月30日,完成近46.75万台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产值已达0.92亿元。”该公司负责人说。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是典型的集资源性、污染性于一身的固体废弃物,含有超过700种物质,其中既包括铜、铝、铁、塑料、稀贵金属等具有较高资源利用价值的材料,又包括铅、汞、镉、铬等重金属、消耗臭氧层物质以及多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妥善回收处理具有较高的资源价值,但不规范的回收拆解、提取原材料活动则会严重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专家说,妥善处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对助推“无废城市”建设试点至关重要。

其实,重庆市中天电子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的“吃干榨净”只是双桥经开区年产值125亿元静脉产业的一个缩影。

“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对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双桥经开区经发局产业发展科科长杨启伟介绍,近年来,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大力发展静脉产业,深入实践循环经济,已经成为破解资源能源约束、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有效手段。

目前,双桥经开区循环经济产业园已初步形成“一个园中园三大产业链”(再生资源产业园、再生铅产业链、再生钢产业链、废电子及及其他废旧物资产业链)的产业布局,年产值达125亿元。

发展的力量:

环境容量提升 绿色转型永续

老工业区的转型,不但要破旧重生,更要绿色永续。怎样提升视野,精打细算用好环境容量,是老工业区转型的“关键一着”。

双桥经开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9家,排污量大且重点企业经过多轮次的技术改造,减排空间有限,导致了涉VOCs、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污染较大的项目及涉废水排放量较大的项目落地受限制。如何提升环境容量?这成为当地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此,我们在招商引进过程中,充分考量项目环境容纳能力,严格控制‘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和产能过剩行业低水平项目的准入。同时,充分运用节能减排专项补助资金,鼓励引导企业深入技改,通过提标改造腾容量。此外,我们还加强了企业监管力度,以源头防治为抓手,以企业整治为重点,多措并举,加大环境执法监管力度。”双桥经开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通过一系列举措,双桥经开区成功创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开发区”和“重要的汽车及机械装备制造基地”。截至目前,双桥经开区现有工业企业400余家,其中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0家。

此外,这里还通过建设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绿化水系和道路,显著增加了城市森林绿地面积,街头休闲绿地随处可见,城乡绿道纷纷建成,现在居民出门就能见绿,游憩在林下,休闲进森林。

时下,绿色正逐渐渗透在双桥经开区这座老工业城市的版图上。昔日工业火凤完成了涅槃,浴火重生。

漫步在满目青翠间,市民可尽情感受身边不断增长的绿色,肆意享受这座城市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中所带来的幸福感和满足感。未来,从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绿色双桥将更加意气风发,给生活在这片热土上的百姓带来更多的生态福祉和发展希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