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江河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江西恒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2023-06-04 17:18:47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四川江河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江西恒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四川江河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最近很多人关心四川江河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江西恒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四川江河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江西恒川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不靠煤炭发电的四川也出现了 “ 抢煤 ” ?

最近一段时间,抢煤的大戏频频上演,甚至出现了见煤就抢,有钱也买不到煤的奇怪景象。比如在东北,最近就出现了一些供热公司要派人去矿上蹲守,派好几个人看着运煤的现象。

由于我国疫情后经济恢复较好,又承接了很多国外订单,再加上不少传统行业进行了煤改电、气改电,导致用电量急剧放大。而我国虽然这些年一直在发展新能源,但目前发电主要还是靠煤电,对煤炭的需求迅速放大,煤价一路高歌,一时间“煤贵”成为了火电厂们的心头痛。

(注:10月下旬动力煤价格出现了大幅回落,可之前的涨幅令人触目惊心)

△ 动力煤价格今年出现飙涨图片来源:Wind、长江证券研究所

煤价飙涨,发电厂亏损严重,发电意愿大幅下降,再加上部分省份能耗指标不达标,要进行能耗双控调节,于是一场大规模的限电潮席卷了中国,至少十余个省份出台了限电令。

这个时候就有人说四川水利资源十分丰富,发电主要靠水电,不靠煤电,任凭煤价怎么涨,四川这个冬天不会 “ 冷 ” 。真相真的是这样吗?

9月底,四川省经信厅一行人马在全国奔走。省经信厅的干部先后赶赴陕西、山西、内蒙古等省(区)专项对接电煤采购工作。在国庆假期后上班的第一天,有关省领导就立刻带队到陕西争取煤炭支持。

△ 我国煤炭主要产地为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贵州等地图片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光大证券研究所

与 “ 省队 ” 在全国四处寻求煤炭支援相伴的是,9月下旬,四川省印发《关于下达今冬明春省内电煤保供任务的通知》,明确产煤市和省属煤矿企业供煤任务。与此同时,四川省应急管理厅表示,下一步将推动省内煤矿安全有序复工复产,甚至对长期进行隐患整改作业的煤矿,要提高整改进度和整改质量,整改合格的,要加快验收做到安全有序复产。

另外四川省还将加大财政资金对电厂存煤补贴力度,加大对火电厂应急保供购煤资金补贴力度,最大限度调动火电企业购煤发电的积极性。

△国电成都金堂发电有限公司火电厂一角图片来源:四川省祥润达防腐工程有限公司官网

从四川省政府的一系列表现来看,四川也加入了抢煤大军。要是没有省政府抢煤保煤的争取和支持,四川今年冬天怕是有点 “ 冷 ” ,发电压力不小。

四川不是水电大省吗,怎么也要去抢煤呢?

我们先来看下四川的发电结构。

△ 四川省发电结构图,四川省发电水力发电占了大头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华经产业研究院

在今年上半年四川省发电结构中,作为清洁能源的水力发电占了大头,排名第一,占比达到了72.70%;火力发电占比较小,只占了22.66%;另外四川也在发展其他新能源发电,风力发电占了3.76%,太阳能发电占了0.89%。

可以看到四川省发电的确主要靠水电,对火电的依赖程度低,并且清洁能源发电占比大幅领先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全国平均火电发电的占比高达67.87%,和四川相比简直弱爆了。

△ 2020年中国发电结构图,火电占了大头图片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首创证券

但问题也恰恰出现在水电上。

水电虽然是种清洁能源,但它发电存在很大的波动性。江河中的水流总会存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并且呈现出每年季节性的交替变化。水力发电丰水期发电多,枯水期发电少。中国6到10月份是丰水期,其他时间是枯水期,四川很多水电站枯水期发电能力不到丰水期的一半,这就会导致今冬明春四川的水力发电供电量会大幅缩小,自然就需要外部帮助了。

再加上今年冬天很可能会出现“拉尼娜”气候事件。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消息,今年7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持续下降,预计将形成一次 “ 拉尼娜 ” 事件。一般 “ 拉尼娜 ” 出现的时候,我国冬季偏冷的概率较大,导致对电力和能源的需求也会提高。

全国电力资源的紧张、 “ 拉尼娜 ” 事件的预计到来以及水电的季节性波动(最主要的原因),这些原因就导致四川也加入了抢煤大军。正所谓水电不够,火电来凑!

△ 位于四川省的溪洛渡水电站总装机容量排名世界第四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实际上不只是水电的波动性大,清洁能源的波动性普遍都大,风电、光伏都呈现季节性波动的特征。这些能源发电是即发即用,不像煤炭等传统能源,可以存在仓库里,就会造成当发电能力大的时候会出现弃水、弃风、弃光的现象,发电能力小的时候,又不够用,会给电网带来很大的压力。

火电的发展不可持续,清洁能源又有很大的波动性,那该怎么办呢?

既然清洁能源、新能源是大的发展方向,那么我们只需要在它发电能力强的时候,把用不掉的电能储存起来,在需求大的时候,把储存的能源再释放出来就行了。这就需要发展储能技术。

储能的发展业内已经喊了很多年了,现在是真正迎来了发展的契机。

在储能里发展比较成熟,用量最大的是抽水储能。在全球以及中国储能中,抽水储能的占比都超过了90%。所以要发展储能,抽水储能是一个怎样都绕不过去的方式。

△ 2020年在全球储能结构中抽水储能是绝对市场主力图片来源:《储能的度电成本和里程成本分析》、长江证券研究所

四川在1992年就曾经建成了中国最早一批的抽水蓄能电站 “ 寸塘口抽水储能电站 ” ,位于四川蓬溪县境内,但随着后来四川水电的快速发展,抽水储能电站建设较少,其中一个主原因就是不太赚钱。

今年9月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 年)》,要推动抽水储能的发展。四川除了考虑建设新的抽水储能电站以外,很重要的是可以进行常规水电站的抽水储能改造。比如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的春厂坝抽水蓄能电站就在进行这样的实践。

春厂坝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 “ 分布式光伏与梯级小水电联合发电技术研究 ” 的示范工程,位于已投产的春厂坝水电站厂区,距小金县县城2公里,利用已有的水库和引水系统新建抽水蓄能电站。

△ 春厂坝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抽水储能技术成熟,使用寿命长,储能容量大,但是也面临着选址有限制、能量和功率密度低、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等缺点。所以除了发展抽水储能以外,还应该发展其他方式的储能技术。

今年7月15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

△ 国家要推动新型储能发展图片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按照规划目标,到2025年我国将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的转变,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将达到30GW以上,相较于2020年的装机规模约3GW,这可是5年10倍的增长空间。发展潜力巨大。

在文件规划中提到了要推动锂离子电池这样相对成熟的新型储能技术的商业化规模应用。我国已经是锂离子电池生产大国,技术水平位列世界前列,诞生了像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这样的锂离子电池龙头公司。这些公司的崛起加速了锂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为储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比如最近宁德时代就与多家央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发力储能业务。

△ 宁德时代与华电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发力储能业务图片来源:宁德时代官网

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能量和功率密度高、能量转化效率高、应答时间短,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新型储能技术。但科技向上认为,四川除了考虑发展锂离子电池储能以外,还需要重点考虑氢能储能及氢能产业的发展。

在科技向上今年6月25日发布的《跨越马斯克的嘲笑,思考氢能的终局》这篇文章中,详细讲述了我国为什么要发展氢能的原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深度文章,慎入)

锂离子电池储能比较适合短期、高频充放电的储能场景,比如针对日内的电力波动进行调节。

开过电动汽车的车主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刚买汽车时假如电池能支持500公里的续航,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电池的续航能力会下降。另外充满电的汽车,如果放上一段时间,续航能力也会下降。如果是北方的车主,在寒冷的天气里,续航能力也会下降。这些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缺点,电池的电量会出现耗散,电池的容量也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变长而降低。而氢能则相对好很多。

如果要进行大容量、长时间的储能则氢能更有优势。可以看下下面这张图,氢能在储能容量和储能时长方面的能力都大大超过了其他的储能技术。

但氢能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产业发展还处在初期,产业链不够完善,氢储能也是氢能产业链中的一环,所以氢储能的发展离不开整个氢能产业的发展。

我国已经把氢能纳入国家能源战略,今年多省发布了 “ 十四五 ” 氢能产业规划。北京、上海、山东、河北、河南等省份相继出台十四五氢能发展规划或扶持政策,并从产业规模、企业数量、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等方面明确阶段目标。四川及重庆也发布了氢能产业的相关规划,从这份规划里面也可以看出四川相比重庆,在氢能领域未来会领先不少。

△ 图片来源:政府部门公告、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四川的目标是到2025年,氢能产业初具规模,发展25家领先企业,推广6000辆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累计建设60座。

四川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资源,是全国最大的水电开发基地,同时还有大量的风电、光伏发电资源待开发,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可再生清洁能源通过电解水的方式制造 “ 绿氢 ” 。同时四川天然气储量超过了7万亿立平方米,页岩气储量达到了1.2万亿立方米,中石油川南页岩气基地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页岩气基地,可以利用天然气资源制造氢气。

早在2017年,四川省就启动了氢能产业培育工作。2019年初四川省政府发布工作报告,在2019年要建设水电消纳产业示范区,并且要发展电解氢等绿色产业。

2020年9月21日,四川省经信厅印发《四川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将打造成为国内国际知名的氢能产业基地、示范应用特色区域和绿氢输出基地。到2025年,四川省将实现燃料电池核心技术、氢气制储运加技术的阶段性突破。

四川的企业也早已行动起来。

四川能投:早在2018年,四川能投就与四川的自贡政府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计划投资100亿,在能源、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其中就包括了建设氢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金星清洁:位于成都市郫都区现代工业港的四川金星清洁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参与了位于郫都区的西南地区首个加氢站建设,去年年底还拿下了湖南岳阳一家加氢站的订单,今年公司成功入选工信部第三批专精特新 “ 小巨人 ” 企业榜单。

△ 金星公司生产的全集成加氢站图片来源:金星公司官网

汉兴能源:2021年1月,汉兴能源与四川省内江市政府签约,将投资建设西南最大的氢能基地,利用当地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建设制氢站、加氢加油加气综合站,打造成渝 “ 氢走廊 ” ;同时,公司在四川自贡市建设了制氢工厂,并宣布投资建设自贡市第一座加氢站。

东方电气:早在2010年,东方电气就开始了燃料电池核心技术的研发。2020年由东方电气总投资15亿元的东方氢能产业园落户成都郫都区,当年东方电气还在四川的自贡市、雅安市、德阳市等地开展综合能源站示范建设,构建氢能基础设施网络。目前东方电气已掌握了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提供氢获取、氢储存、氢加注、氢使用等环节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

△ 东方电气首批高原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成功交付图片来源:东方电气

亿华通:2019年4月份,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达成合作意愿,亿华通将联合当地相关企业,共同推动成都加氢站网络建设及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推广的落地项目。2020年9月30日,由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的亿华通西南基地项目在成都龙泉驿区开工,将建设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设计年产能为1万套。2021年成都经开区亿华通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加氢站项目(成都市、龙泉驿区)出现在四川省重点项目名单中。

△ 亿华通生产的燃料电池发动机图片来源:亿华通

厚普股份:2017年9月厚普股份与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加氢站关键设备的国产化,降低加氢站的建设、运营成本。2018年11月厚普股份与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投资在成都设立一家从事氢燃料电池电动车加氢站的开发、生产及销售的合资公司。目前厚普股份自主研发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氢枪和加氢质量流量计填补了国内空白。

△ 厚普股份参与建设的加氢站图片来源:厚普股份

四川省是全国第二个、西部首个开通氢燃料电池公交示范线的省份,也是西部首个建成加氢站的省份。根据四川省的氢能发展规划,四川将形成 “ 一轴、一港、一区、三路 ” 的氢能产业空间格局。

“ 一轴 ” 是成都-内江-重庆发展轴。将发挥成都氢能产业发展核心用途,并与重庆深化互补合作,共同打造成渝氢走廊。 “ 一港 ” 是川南氢港。将依托宜宾、泸州沿江港口优势打造氢能港口物流示范,开展氢能港口装备制造。 “ 一区 ” 是攀西示范区。将充分利用雅安、凉山、阿坝的旅游和矿产资源,开展燃料电池景区车辆、燃料电池房车、燃料电池矿用车等示范应用。

“ 三路 ” 是攀枝花-凉山-雅安-成都、乐山-眉山-成都、阿坝-绵阳-德阳-成都三条绿色氢路。将依托四川富余水电资源开展电解水制氢,打造三条绿色氢路,并在沿线布局氢能基础设施和电解水制氢设备生产制造,带动全省水电消纳。

科技向上认为,四川已基本打通了氢能产业链条,具备发展氢能的基础条件。正因为氢能处在产业发展的初期,四川才更应该重视氢能产业的发展,跟踪行业发展动态,向上争取资源,向下培育企业,争取未来能引进或培育出一批行业领先公司和行业龙头公司。

-END-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