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厂:中信环境技术助力南粤全媒体小记者环保公益之行

2019-07-30 16:30:04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中信环境技术助力南粤全媒体小记者环保公益之行,大家是否对中信环境技术助力南粤全媒体小记者环保公益之行感兴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中信环境技术助力南粤全媒体小记者环保公益之行,大家是否对中信环境技术助力南粤全媒体小记者环保公益之行感兴趣呢。

“这哪里有污水处理厂?”从大巴走进京溪地下净水厂的那一刻,南粤小记者们满脸疑惑,眼前小桥流水、亭台楼榭、绿树成荫,旁边居民楼林立,哪里像个污水处理厂。

中信环境技术驻京溪水厂的技术人员何工看出了小记者们脸上的疑惑,微笑道:“大家想知道污水厂去哪里了吗?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去一探究竟。”这是小记者们在前往参观京溪地下净水厂时发生的有趣一幕。

国际环保在线(文/许闰发 摄影/卢琳杭)7月28日下午,安静的京溪地下净水厂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13名六到十二周岁的小记者。这是由广东广播电视台报刊社、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中信环境技术环保公益专项基金主办,广州新生活环保促进会协办的“2019年南粤全媒体小记者社区环保公益之行”活动。

微信截图_20190730164305.jpg

▲京溪地下净水厂景观一角摄影/卢琳杭

初识“京溪地下净水厂”

小记者们刚到厂区办公楼,工作人员就带领他们走进二楼的多媒体教室,观看关于京溪地下净水厂的视频,初步认识了京溪地下净水厂的发展历程、建筑结构、技术工艺与净水过程等情况。据视频了解,京溪地下净水厂是广州市亚运会配套城市河涌改造项目,日处理污水10万吨,采用当前世界最为先进的“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工艺”。整厂处理工艺设备采用“地下全埋式”,分两层,深20米,为当时亚洲最大的地下污水处理厂,同时也是国内单位水量占地面积最小的污水处理厂,仅相当于传统工艺正常占地面积的十分之一。

微信截图_20190730163802.jpg

▲小记者们在认真观看京溪净水厂的介绍视频 摄影/卢琳杭

参观净水厂的3D模型

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了一楼的沙盘展示厅。

小记者们一进来,便被陈列在房间中央的净水厂3D模型吸引了目光,不约而同地将它团团围住。

微信截图_20190730163822.jpg

▲小记者们围着厂区模型,不时发出惊叹 摄影/卢琳杭

“这就是净水厂,上边环境很好,很适合居住。我们的净水厂就建在这下面。这不仅节约了土地,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何工详细解说道,让小记者们发出一阵阵惊叹,原来污水厂跑到地下去了,怪不得进来的时候没有看到污水厂。满怀着好奇的心情,有孩子亮晶晶地盯着模型,有孩子若有所思,也有孩子做起了笔记,显然收获颇丰。

微信截图_20190730163836.jpg

▲一位小记者在厂区模型前看出了神 摄影/卢琳杭

微信截图_20190730163847.jpg

▲又get新知识,认真做好笔记 摄影/卢琳杭

探秘地下净水厂

参观完沙盘后,何工带领小记者们穿过亭台楼榭和小池塘,穿过一扇小门,沿着楼梯往地下污水厂走去 。据了解,污水进入水厂后首先通过预处理粗格栅、细格栅,去掉水中的悬浮物和较大的砂粒,然后进入到生化池,在这里面,污水再经过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

微信截图_20190730163901.jpg

▲小记者们好奇地参观地下污水处理设备 摄影/卢琳杭

离开生化池后,何工又带领小记者们来到了MBR膜分离池。污水从生化池出来后,就进入膜池,通过MBR膜过滤,实现泥水分离,之后就由产水泵经过消毒程序后送到厂区外,污水处理的过程就完成了。

从污水处理厂出来后,何工就带领小记者们来到了厂外的假山瀑布出水口。桥下面流水潺潺,河水清澈透明,出水口也成为了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去处。

“这就是污水处理后得到的水质。这种水质优于一级A标准,主要用作沙河涌补水。”小记者们看着从管道外不断冒出的清澈水流,一个个都大叹神奇。

微信截图_20190730163915.jpg

▲何工在向小记者和家长们介绍污水的膜工艺 摄影/卢琳杭

微信截图_20190730163931.jpg

▲何工在向大家介绍美能MBR膜 摄影/卢琳杭

微信截图_20190730163941.jpg

▲小记者们惊讶地看着净水厂流出的清水 摄影/卢琳杭

微信截图_20190730163955.jpg

▲污水经过京溪地下净水厂处理后可直接排入河涌 摄影/卢琳杭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