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查处违法违规用地1749起

2019-06-25 09:05:00
导读今天,环保百科带来查处违法违规用地1749起,如果您想了解查处违法违规用地1749起,请往下看。我省高度重视耕地爱护,始

今天,环保百科带来查处违法违规用地1749起,如果您想了解查处违法违规用地1749起,请往下看。

我省高度重视耕地爱护,始终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近年来,全省耕地爱护工作成效显著,粮食产量保持在700亿斤时期性水平,粮食总产量位居全国第四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增强大局意识,坚定爱护黑土地。出台全国首部黑土地爱护法规。2016年9月,《吉林省黑土地爱护条例》经过省人大一审,今年一季度正式审议经过,于7月1日颁布实施。创新黑土地爱护机制。制定《黑土地爱护“十三五”规划》,对全省黑土地爱护做出统筹安排。以榆树市、公主岭市等4个产粮大县为突破口,开展“东北黑土地爱护利用试点”,按照“控、增、保、养、调”的技术路线,建立了适合省内别同区域的黑土地爱护模式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行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2013年9月,省政府出台《对于推进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工作的意见》,部署在18县市开展试点。两年来,共剥离耕作层黑土1100万立方米,有效利用剥离的黑土举行造地复垦,提升土地耕植能力,取得了较好成效。打造黑土地文化品牌。延续三年在梨树县举办“黑土地论坛”,并于2016年10月走进博鳌,公布了《“梨树模式”绿皮书》;建立全国首家黑土地爱护与利用院士工作站,吸引了近亿元黑土地爱护项目资金。

推进土地整治,巩固“大粮仓”地位。着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西部土地开辟整理重大项目完成竣工验收,建成规模269万亩、新增耕地145.18万亩。2016年,省财政投资9.26亿元,安排11个补充耕地项目,建成后可新增耕地12万亩。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各地将土地整治与精准扶贫、生态恢复、现代农业有机结合,成为拉动农业农村进展的新引擎。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2016年以来,共安排110.4亿元专项资金,实施332个项目,建成高标准农田726万亩,超额完成了建设任务。在此基础上,积极推动补改结合项目建设。运用增减挂钩政策助力脱贫攻坚。检查期内,共实施增减挂钩项目20个,项目区总面积5.45万亩,在复垦增加臃适耕地3.5万亩的并且,贫困地区可获得32亿元的挂钩指标流转收益,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资金渠道。

坚持绿色进展,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完善耕地质量建设投入机制。在连续“十二五”以来省财政每年补贴1.62亿元的基础上,“十三五”期间又安排3亿元资金,专项用于耕地质量建设。在补贴政策的带动引领下,全省爱护性耕作技术由示范时期走向全面推广时期。大力推广地力培胖和爱护性耕作技术。实施秸秆还田1400万亩、增施有机胖2300余万亩、玉米大豆轮作200万亩、深松深耕2800万亩,每年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增加。加强耕地质量监测。建立84个省级耕地质量监测点、130个墒情监测点,布设人工采样调查点位10294个,代表耕地面积9830万亩,占全省耕地总量的93%。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胖。累计采集测试土样14.3万个,化验分析143万项次,发放施胖卡90万张,指导施胖面积5250万亩次,节约胖料7.2万吨,增产粮食14.86亿斤,增加农民收入14.02亿元。提高永远差别多农田划定质量。

突出节省优先,严控建设占用耕地。实施规模总量管控。强化城乡建设用地刚性约束,遏制过度占用耕地,经过规划调整完善,全省减少建设用地总规模62.55万亩。提高建设用地强度。建立超标准和无标准项目用地评价机制,开展建设项目节地评价,严格执行各类项目用地定额标准,促进了建设用地强度的提高。截至2017年末,全省单位GDP建设用地下落到86.6公顷/亿元,比2015年减少9.99%。扎实开展国土资源节省集约利用榜样县(市)创建活动,梅河口、东丰等6个县(市)被授予榜样县称号,国家奖励用地指标4500亩。有效盘活存量土地。2015年,省政府下发《对于加强闲置土地处置工作的通知》,明确对前五年供地率低于60%地区,相应核减下一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我省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加强建设用地批后供应和监管,到2017年年底,前五年供地率达到66%,创历史最高水平;处置闲置土地1.04万亩,处置率达到93%。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加大动态巡查力度,强化执法监察,查处违法违规用地1749起,涉及耕地6204亩,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移送司法机关15人,有力地发挥了执法震慑作用。在2016年度、2017年度卫片执法检查中,省政府对8个县级政府要紧领导举行了警示约谈。

切实加强考核,推动责任降实。加大考核频度,创新考核机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近年来,我省将耕地爱护目标责任制考核结果应用到市(州)政府绩效考核、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省长粮食安全目标责任制、生态文明建设考航踩工作当中,凸显了耕地爱护的重要意义。(张强 记者 张力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