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降电价、建市场的可为与不可为

2019-04-26 14:10:38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降电价、建市场的可为与不可为,大家是否对降电价、建市场的可为与不可为感兴趣呢。2019年两会上,国务院总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降电价、建市场的可为与不可为,大家是否对降电价、建市场的可为与不可为感兴趣呢。

2019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一个目标:“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清理电价附加收费,降低制造业用电成本,一般工商业平均电价再降低10%。”这是继2018年后再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降低工商业电价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出发点非常明确:降低实体经济的用电成本以刺激经济发展。

我国工商业电价由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及线路损耗、环保电价、政府性基金及附加费等部分构成。政府过去几年实施了很多有力的降价措施,包括退还临时接网费,扩大工业用户参与批发市场的规模,降低区域和省际专项输电项目税率,提高工商业用户的缴费灵活性,降低国家重大水电项目资金收费标准等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得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政府还将继续在这些方面探索降低电价。

然而,对于电价中的上网电价部分,在建立电力市场后不由政府核定,将由市场决定,所以降低电价所采用的方式也与其他电价组成部分不同。自2015年3月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电力市场化取得了很多进展:在全国各省份广泛开展中长期交易,电力市场交易量迅速增长,开放零售市场,在几个试点地区开展现货市场等等。2019年电力市场化改革将进入关键时刻,试点地区将陆续建立现货市场。本文将通过借鉴美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建立有效运行的电力市场,达到长期实现降低电价的目的提供一些建议。

I.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目标与标准

在讨论如何实现降电价之前,有必要来回顾总结一下进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标和电力市场改革成功的标准。正如麻省理工学院教授Paul Joskow所说:

“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为电力系统创造新的体制,为社会提供长期利益,让价格可以反映为消费者提供其重视的电力和服务质量的有效经济成本,并确保通过这样的价格向消费者传导这些利益的适当部分。”

这些传导给消费者的利益是通过引入竞争来实现的:竞争可以提高效率,为创新提供动力,最终降低成本。衡量市场化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多方面的,但它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具有有效的定价机制,使市场价格反映和发现电力生产的成本,有效调配市场资源,提升经济效率。(2)具有竞争力,不易受市场力和市场操纵的影响。(3)能够吸引到对电力供应侧的足够的投资,以满足电力需求。(4)能够有效刺激鼓励不同发电技术的投资开发和引导关停来满足符合环境政策(如果市场被赋予这一责任的话)。

特别需要提到的一点是,虽然几乎所有国家都希望电力市场改革能够带来更低的电价,电力市场化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准不应由电价和改革以前相比是否会降低来判断。首先,电价受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包括供需平衡、发电成本(包括燃料成本,资本成本和运营成本等)以及环境成本等。而这些因素的变化在电力市场化改革的范畴之外。其次,电价需要为电厂投资者提供投资的动力。过低的电价可能导致电力投资不足,最终导致可靠性问题,过多的电力消费以及对于能源效率技术投资不足。

下面两个图显示了美国电力市场改革前后电价,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价和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关系。图中有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州归为一个组,没有市场化改革的州归为另一个组,而加州因为在发生能源危机后停止了市场化改革不被包含在任何一个组内。第一个图为未调整通货膨胀的电价,第二个图为调整通货膨胀的电价。从这两个图可以看出:

第一, 首先要指出的是,虽然市场化的州比未市场化的州电价要高,但这并不表示市场化改革的失败,因为在市场化以前市场化的州就比未市场化的州电价高。

第二, 未调整通胀的电价显示,1997年-2017年不管是电力市场化的州还是未市场化的州,电价都有所上涨。然而这并不一定意味着美国市场的改革并不成功。相反,在没有市场化的州,从1997年到2017年价格上涨了68%,但在同一时期市场化的州仅上涨了48%。这表明市场化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帮助降低电价的涨幅。

第三, 调整通胀后的电价变化相对于未调整通胀的电价变化较小,但趋势是同样的。2017年市场化的州平均电价较1997年降低3%,未电力市场化州平均电价较1997年涨10%。

第四, 最重要的是,两个图都显示市场化州的电价波动比未市场化州大。例如2004年-2008年市场化州比未市场化州电价增长快,2008年-2012年市场化州电价下降,但比未市场化州电价继续增长。这些电价变化主要是天然气的价格变化引起的,因为天然气在美国经常是作为边际燃料决定电价。2004-2008年天然气价格从之前的每百万英热2-5美元飙升至5-9美元,导致电价迅速上涨,而电力市场化的州比未市场化的州增速快;2008-2012由于页岩气革命天然气价格下降到2-5美元,导致电价下降,而电力市场化的州电价随之下降,而没有电力改革的州电价没有下降反而上升(当然上升的速度较前几年有所减缓)。这清楚地表明美国的电力市场化比未电力市场化的系统可以更有效及时的反映发电成本,并及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消费者--这是一个运作良好的市场的特征。

图1 美国历史电力零售价(未调整通胀)


数据来源和注释:美国能源信息总署861表。加州未包含在内,因为加州2000/2001年发生能源危机之后停止市场化改革

图2美国历史电力零售价(调整通胀)

数据来源和注释:美国能源信息总署861表。加州未包含在内,因为加州2000/2001年发生能源危机之后停止市场改革

必须承认的是,上面的分析是简单化的。如上所述,影响电价变化的因素非常多,除了是否电力市场化以外还有其他因素,这些因素因州而异。虽说将很多州的数据合并减弱了这种差异性对于电价变化的影响,但要更准确的评估电力市场化对于电价的影响需要更加严谨的分析。事实上,已经有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例如Joskow 教授在2006年对美国的历史电价变化进行了计量经济模型分析,在考虑了燃料价格以及其他改革措施可能对电价的影响之后,得到结论批发和零售电力市场竞争都降低了电价,其中零售竞争对电价降低了5%-10%。Barmack 博士等人在2007年的分析表示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批发电力市场降低了2%的批发电力的成本。还有Ros博士在2017年研究了美国零售电力竞争对电价的影响。他分析了美国1972-2009年72家配电公司的数据,发现如果除去在这段时间可能导致零售竞争前后电价差异的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燃料价格,经济收入等,电力零售竞争降低了电价,包括居民用户电价降幅为4.3%,商业用户电价降幅为8.3%,以及工业用户电价降幅为11.1%。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