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甲:穿山甲能人工繁育?绿会为媒体穿山甲保护宣传跳“坑”支招

2019-01-02 11:09:36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穿山甲能人工繁育?绿会为媒体穿山甲保护宣传跳“坑”支招,大家是否对穿山甲能人工繁育?绿会为媒体穿山甲保护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穿山甲能人工繁育?绿会为媒体穿山甲保护宣传跳“坑”支招,大家是否对穿山甲能人工繁育?绿会为媒体穿山甲保护宣传跳“坑”支招感兴趣呢。

近日,笔者注意到某知名媒体刊发的一篇穿山甲文章,虽文章出发点是希望提高社会公众对于濒危物种保护的关注度,但部分内容容易产生歧义,为此,绿会根据近年来做过的大量调查及与国内外有关专家的交流,总结出几处媒体容易踩中的报道误区,供媒体借鉴,以便准确拿捏把握有关穿山甲保护的火候,一起共同保护穿山甲这一全球性濒危物种。

事实上,在现实中,如果不是专业研究穿山甲的相关机构或人员,绿会发现这些报道误区也经常容易被忽视或重视不足,尤其在一些自媒体报道中还曾多次出现,现予以阐释说明。

1、为何目前国内穿山甲多来自走私入境?因为八种之一的中华穿山甲在我国境内早已商业性灭绝。那怎么办呢?需求就开始转向国外。

2、现在入药进入市场的穿山甲甲片,完全违背《中华药典》中的执行标准,绝对都不是中华穿山甲的甲片,而是大量走私进来的其它种穿山甲甲片。因为国内穿山甲的库存状况,一直得不到公开和透明,如果大量宣传穿山甲可以人工哺育,社会上很多人误认为可以入药的鳞片,肯定是繁殖而来的,因此在讲穿山甲人工哺育时,要交待清楚这种人工繁殖成功的个例,在全球也相当罕见。

3、全球范围内,目前无一家机构可以提供给商业利用的穿山甲鳞片。因为养活一只穿山甲,再到其鳞片形成产业化供给,这中间付出的成本远高于从国外走私,因此基本不存在这样的养殖公司,可以向市场提供商业用甲片。

4、马来穿山甲并非外来物种。这个绿会已有相当多的相关证伪报道。而广西,也至今还在以马来穿山甲是外来物种的辩解,来试图撇清其对穿山甲救护不力、致期死亡的责任。

5、在全球范围内,被解救的穿山甲短期成活率和野放成活率是非常高的。

国内的穿山甲,即使用广西的救助数据,今年的短期成活率也是很高(《广西林业》2018年09期介绍,今年以来,广西共查获穿山甲活体21批次248只,救护存活84只,成功率达到34%)。但是这都是短期成活,而不是长期的成活,这就说明生活习性的问题,而不是因为中间解救环节的灌水泥、米糊的问题。

比如距离广西仅400公里,位于越南菊芳国家公园的民间组织-拯救越南野生动物(Save Vietnam’s Wildlife,SVW),从2014年至今,已成功救助900多只穿山甲,救助成功率超过80%,包括中华甲和马来甲,并都放归自然。

6、国内个别的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比如广西坚持不野放,导致最终全部的死亡,这种情形是要必须改变的,野放和推动野外种群恢复,才是真正做好穿山甲保护工作一个核心目标。

(编辑:Wendy)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