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从广州紧急转送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抢救

2019-02-10 10:04:00
导读今天,环保百科带来从广州紧急转送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抢救,如果您想了解从广州紧急转送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抢救,请往下

今天,环保百科带来从广州紧急转送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抢救,如果您想了解从广州紧急转送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抢救,请往下看。

用爱心和奉献守护生命
春节期间本市数万名医务人员坚守岗位

市卫健委昨天传出消息:春节期间,本市数万名医务人员放弃与家人团聚,坚守在医疗临床、院前急救、社区健康、公共卫生、血液保障一线,守护在病人四周,用爱心和奉献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加强应急人员值守,春节假期前三天出车2672车次,守护都市安全。

接生近200名“猪宝宝”

大年初一初二两天,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出生57名、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出生88名、国际和平妇婴保健院出生53名“猪宝宝”。

大年初一0时01分,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诞下了医院的第一具金猪宝宝。“妹妹,3230克!”得知女儿顺利出生,又是全院第一具“猪宝宝”时,新父亲欣喜地掏出手机,给勇敢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拍下第一张照片。

助产士吕早晨讲,“尽管每年都别能跟家人回老家过年,但我在产房间里也特不有成就感,能够分享迎接新生命的幸福!”在她看来,助产士算是一双手托起两条命,责任重大。“产妇和新生儿的平安健康,是我们的最大心愿。”值班大夫徐常恩讲。

争分夺秒肝移植

这是一场争分夺秒的小儿肝移植手术,两家医院数十位医务人员放弃除夕和年初一的歇息,在短短1天内完成供受体手术,6个月大的小若谷有了重生的机遇!

“中国好大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肝移植中心负责人王正昕教授感慨,“那个年过得惊心动魄,祝福他渡过感染、排异等难关,今后越来越好!”

小若谷是江西人,爸爸在广州打工。2月2日,小若谷因浮上别明缘由的急性肝衰竭,从广州紧急转送至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救护,除夕上午陷入昏迷。儿科医院评估,患儿需即将举行肝移植手术,否则无法熬过那个春节。小若谷的爸爸30岁,毅然决定劈肝救子。他的勇气和决心也感动了大夫。除夕中午,王正昕看到了儿科医院的求助信息。小若谷的手术必须在24小时内完成,但除夕放假,科室里没有值班任务的大夫基本踏上了回乡之路,如何办?医务人员上演了现实版的“速度与激情”。

公布紧急通知后,儿科医院儿外、儿内、PICU和华山医院医务处、普外科肝移植和急诊、放射科、麻醉科和手术室、输血科、医院伦理委员会、17病区护理等科室部门的几十位医护人员即将行动起来,迅速完成所有亲体肝移植所需术前预备。华山医院还有两位大夫除夕才返乡过年,大年初一就要搭辰糙一班高铁或飞机赶回上海参加手术……大年初一深夜,这场跨医院多学科的联合紧急救治顺利完成。

与“黄金24小时”赛跑

除夕当日,当完成农历戊戌年最终一台转移性脊柱肿瘤手术的缝合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与软组织外科主任严望军教授、蔡维泺大夫、程默医师大舒一口气。

这是一位在肿瘤医院住院,正预备答应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2月2日当天,患者在病区内浮上了双腿乏力、站立艰难的事情。当天下午,经专家会诊后确认,这是一例乳腺癌术后多发转移的患者,转移病灶的位置处于脊柱第三胸椎,别仅导致第三胸椎压缩性骨折,而且肿瘤侵犯椎管压迫脊髓,导致充当传导下肢感受运动信号的“大电缆”——脊髓神经受损,严峻阻碍患者的肢体功能。

严望军讲:“一旦症状发生超过24小时,瘫痪在床的患者马上面临终身无法站立的事情。”通过多方协调和多部门术前预备,医院的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除夕当天一早便开始这场“争夺黄金24小时”的转移性脊柱肿瘤切除手术。手术解放了严峻受压的脊髓,对高度几乎彻底丢失的胸三椎体举行了重建,恢复了脊柱的解剖罗列。

历经3个多小时的鏖战,手术很成功,这样短时刻内完成转移性脊柱肿瘤诊治,大大增加了患者重新恢复肢体功能的机遇。后续通过一些辅助性的综合治疗,患者应该可以重新站立。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