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再生资源有几家(丽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

2022-12-05 17:19:17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丽水再生资源有几家(丽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丽水再生资源有几家(丽水再生资源有限

最近很多人关心丽水再生资源有几家(丽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丽水再生资源有几家(丽水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刘中伟

青砖黛瓦,硕大斗拱,恢宏立柱,宛如雄鹰展翅般的高挑翘角屋檐,梁柱、屏风等处的木雕工繁艺细,栩栩如生。唐风古韵的建筑风格,彰显着“远观鸟之振翼,近观栋宇之雄”的古风建筑艺术之美。

这是矗立在湘江江畔长沙铜官窑古镇的古建筑群落。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形体俊美、庄重大方,唐风古韵在这里回归。

然而,这里很多古建筑并不是“生于斯”,而是从外地整体迁建而来。这些古建筑,包括很多雅致造型构件,都不是复制品,而是花重金从江西、安徽、浙江等地整体迁建而来。

我在古镇游玩时,被一栋最大最壮观的古建筑所吸引。导游介绍,这是一栋百年老宅,名叫张宝堂,里面有庭院、古戏台。建筑的每一根梁、每一根檩条等,都是从外地整体迁建而来,每一个细节材料都进行了编码,重新在古镇内复原,还原了整体原貌,让古风古韵在这里得到回归。甚至铺在景区主要街巷的石板,也是从全国各地收来的老石板,完全保存了中国文化,充满了历史的味道。

古建筑的迁建,可以延续和传承祖先遗存下来的具有宝贵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文物古建筑。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还有助于增加城市的文化底蕴,构建特色城市文化,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古迹资源。同时,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迁移古建筑是对人文古韵的传承与保留,甚至是不吝财政精力都要完整保存的宝贵艺术品。

据悉,中国目前每年拆除建筑物的面积高达上亿平方米,大量古建筑物被拆除,不仅造成大量文化古迹的遗失,也造成国家固定资产的大量流失,而通过建筑平移迁建所产生的费用,仅占重建的三分之一至六分之一,一年可节约几十亿人民币。此外,还可有效地保护有价值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物。

国内外对古建筑的迁建都很重视,出现过一些经典案例。

早在2014年,在瑞典实施了一个庞大的城市迁移计划,该国最北端的一个叫基律纳的城市,因为地面出现巨大裂缝,需要在20年内,向东迁移约3.2公里。该城市中有一座被评为瑞典最美丽建筑的古老教堂,用卡车和起重机,抬起并运辆2公里,迁移到目的地。

我国从80年代到现在,已经完成了一百多栋建筑的整体迁移。比起最早发端的欧美国家,虽然发展晚了60年,但我国迁移的建筑物却超过了国外总和的100栋。

我国最早的古建筑整体成功迁移,是在2005年6月6日,当时为了让道高速公路建设,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千年古建筑慈源寺3座总重达3500吨的文物建筑完成了整体迁移,成千上万块陶土完好无缺地安了“新家”。

也有专家认为,一座文物建筑不可以从它所见证的历史和它所产生的环境中分离出来。况且,古建筑在迁建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损坏。但客观现实,如城市规划、路网建设、水利工程等,又不得不将古建筑进行迁建。

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实施了一项庞大的古建筑迁建工程。当时,国家开始兴建三门峡水利工程。永乐宫所在的芮城县永乐镇处于工程淹没区。为了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国务院决定对永乐宫进行整体搬迁。前后历时10年,将永乐宫古建筑及壁画整体搬迁到芮城县城北2.5公里的古魏城遗址之内,也就是永乐宫现今所在位置。

在2020年,为了建设“横跨六十载、接力几代人”的潜明水库工程,浙江丽水市缙云县成功将三幢建筑面积有8160平方米清代古建筑,整体异地搬迁至约10公里外的另一村庄。三处古建筑位于丽水市缙云县壶镇镇原松岩村,分别叫松岩百廿间、廿四间、胡氏宗祠。百廿间是清乾隆末年建,距今225年历史,是丽水市最大的清代古建筑之一;廿四间清嘉庆年间建,距今约190余年;胡氏宗祠清道光年间建,约170余年历史。这些古建筑不仅技艺精湛,极富艺术美感,且凝聚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人类文明沉淀的精神及物质财富。整体迁建让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

文物建筑的存在是整个国家、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体现,既能够在视觉上给人们带来享受,还能够从精神上为群众带来抚慰。中华民族古建筑是历史文明的载体,是不可再生资源,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历史的见证者。它是一段文明的文化积淀,一旦损毁,古建筑本体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将不复存在。保护好先辈遗传下来的古迹文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