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金田再生资源(江北金田再生资源回收公司)

2022-11-08 09:17:38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江北金田再生资源(江北金田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江北金田再生资源(江北金田再生资源

最近很多人关心江北金田再生资源(江北金田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江北金田再生资源(江北金田再生资源回收公司)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导 语

12年一轮回,如人,也如企。

金田铜业,兜兜转转12年,第三次扣响资本大门。能否打开新的轮回空间呢?

一番审视之下:业绩不稳、销售数据存疑、违规问题等等槽点,还原了其价值底色。诸多不确定性中,会有多少投资者愿意买单?楼国强又如何打破上市魔咒呢?

作者 : 昊然

来源 : 铑财——铑财研究院

IPO老兵金田铜业,又一次开启了上市之旅。当然,这次的话题感,也依然强烈。

图片来自网络

三击A股

2019年3月,金田铜业发布招股书,拟募集资金23.6亿元。这是金田铜业,12年内第三次冲关A股。

公开资料显示,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田铜业)成立于1986年,前身为宁波市大松冶金实业公司。目前,作为国内最大的铜加工企业之一,金田铜业主要从事再生铜冶炼和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近年来,凭借强劲的创新能力和行业实力,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地设立子公司或办事处,逐步向跨国企业集团发展。

不过,相比市场端的顺风顺水,作为行业龙头企业,金田铜业的A股之路却颇为坎坷。

早在2008年,金田铜业获原国家环保部上市环保核查意见,首次拟登A股。

遗憾的是,受2008年全球经济下行,铜期货价格大跌影响,金田铜业当年营收由2007年的319.70亿元猛跌至255亿元,净利仅实现900万元。业绩难达上市标准。

2012年,金田铜业二次IPO,再次折戟在盈利能力上。2013—201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44亿元、0.16亿元,无奈撤回申请。

两次失败,迫使金田铜业退而求其次。2015年,在新三板挂牌。

由此,让其迎来转运时刻。至今,金田铜业铜加工材产量已连续5年保持行业首位,2018年营收406.46亿元,成为新三板的“营收之王”。

良好业绩,显然提升了金田铜业的资本信心。此次冲关,似乎也是志在必得。

那么,这种执着士气能否如愿呢?

业绩波动

值得强调的是,叫好声中,频频质疑之声也依旧不少。是一波三折,还是终达夙愿,金田铜业依旧看点不少。

首先来看业绩,不稳定性是一个突出问题。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6年-2018年间,金田铜业营收分别为333.7亿元、359.93亿元和406.46亿元,同比增长6.15%、7.86%和12.93%。

连续上升的原因在于,国内铜加工行业市场回暖,伦敦LME铜期货价格从2016年初的每吨4689万元升至2018年初的7264万元,市场红利之下,带动了公司整体营收飘红。

只是,另一个核心指标净利润方面,金田铜业的成绩单就没那么好了。

2016年,金田铜业的净利润为2.87亿元,同比增长68.82%;2017年其净利润达到4.36亿元,同比增长51.92个百分点;2018年的净利润为4.22元,降幅3.13个百分点。

此外,2018年金田铜业扣非净利润2.87亿元,同比下降28.25%。同时,毛利率较上年的4.12%,下降0.56个百分点。

其中,占公司销售占比最大的铜线(排),毛利率也出现显著下降。招股书显示,2018年,铜线(排)销售占比高达43.19%,但毛利率仅1.79%,相比2016年的2.29%和2017年的2.27%,2018年的毛利率着实够低。

要知道,在依靠规模效应、整体毛利偏低的市场背景下,0.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超千万的损失。下降0.56个百分点,也意味着几亿元的业绩波动。

不难看出,铜行业的市场起伏,对金田铜业的整体业绩牵动较大。值得注意的是,纵观前两次IPO,波动较大的业绩是一个重要考量。

显然,这种关键的不稳定性,目前仍在影响金田铜业。

此外,梳理新三板企业半年报,截止8月14日前,在21家已发企业的财报中,唯有金田铜业2019上半年营收净利双跌。上半年营收198.79亿元,同比下降2.06%,净利润2.2亿元,同比下降19.97%。

不确定阴影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2019以来,铜价又迎来一轮低谷期,一度跌至近两年低点。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对金田铜业的业绩冲击不容小视,如营收、净利继续下滑,或有重蹈覆辙的风险。

而中美贸易的影响,也是一个重要考量。2018 年 8 月 23 日起,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约 160 亿美元进口商品(包括铜废碎料)加征 25%的关税,而金田铜业的废杂铜 30%来自于美国市场,上述加征关税影响了原料采购。

金田铜业也表示,受制于贸易战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国内经济存在下行压力,公司主要产品下游行业家电、机械电子、汽车等行业面临挑战,将进一步对公司产生不利影响。

现在来看,这些不利影响正在产生多维影响,比如金田铜业的流动性压力。

招股书显示,在2016-2018年间,金田铜业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5204.15万元、-5.97亿元和10.29亿元。截至去年底,公司的短期借款23.95亿元,而其货币资金只有14.8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51.46%。

可以看出,金田铜业现金流的大幅波动与同期净利润不相匹配,资产负债率也已过半,且高于同业可比上市公司均值。如此一来,营收之王的高光业绩再蒙一层不确定性。

而金田铜业频频为子公司融资提供担保的行为,无疑又加重了这份不确定性。

截至金田铜业招股书签署之日,其正在履行超8000万元以上合同担保金额的已达96.48亿元,数量多达36份。截至2018年底,金田铜业总资产91.53亿元,净资产44.43亿元。而31份合同中,金田铜业的担保金额共计85.14亿元。

谁在说谎?

梳理之下,金田铜业高光业绩之下,也暗藏不少变数隐忧。

深入其业务层面,这种隐忧质疑还有更鲜明的体现。

如金田铜业披露的大客户销售收入与大客户采购数据,存在敏感的不一致情形。

招股书显示,浙江盾安禾田金属有限公司(简称“盾安金属”)是金田铜业第二大客户,也是盾安环境的控股子公司。

数据显示,在2016-2018年,金田铜业从盾安金属获得的销售收入为4.23亿元、5.79亿元、5.41亿元;而同期,盾安环境第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为4.80亿元、5.24亿元、5.17亿元。

显然,两者销售数据与客户的采购数据间对不上号,且差距幅度不小。

更遗憾的是,对不上号的,不只是盾安金属一家,第四大客户公牛集团和第五大客户的晨光电缆也都出现类似情况。

金田铜业招股书显示,在2017年度,公牛集团作为金田铜业的第四大客户为其贡献的销售收入为3.90亿元。而在公牛集团招股书中却显示,当期向金田铜业采购的总金额为3.94亿元。二者谁在说谎?

再看晨光电缆,2016年度,其为金田铜业提供的销售收入是2.45亿元,可晨光电缆当年供应商中最多的采购金额为2.58亿元,第二为2.01亿元,无论金田铜业是晨光电缆的第几供应商,数字皆没有对上。

除了供应商,股东也出现了质疑之声。

关联交易疑云

金田铜业披露的最新股东名单显示,陈安全持有公司294.45万股票。

这个陈安全何许人也呢?

资料显示,金田铜业自2000年原集团公司改制,其合作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宁波三港所。而宁波三港所在2008年6月发生过一次股权变更,由陈安全变为陈海波。也就是说,自1999年宁波三港所成立至2008年,陈安全或许都是该所的法定代表人。

一方面作为股东,一方面又是负责评估的事务所法人,这岂不是自己人评自己人?在此期间,其为敏感改制期的金田铜业,作出多份资产评估文件,又是否做到公平公正?

值得注意的是,宁波三港所2000年出具的179号评估报告,主要是对金田铜业原集团公司的全部资产进行评估。根据该报告,原集团公司截至2000年4月25日净资产评估价值为5511.15万元。

联想金田铜业2008年第一次IPO和2008年宁波三港所更换法人。重叠的时间点,是巧合还是有意规避“关联交易”的嫌疑?

图片来自网络

违规问题

这些质疑之声,还有待时间做答。不过,一些事实,已是板上钉钉。

比如其违规行为。

目前,金田铜业旗下共有金田冶炼、金田电材、杰克龙精工等21家控股子公司,以及2家参股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仅在2017年,金田铜业就发生两起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2017年8月7日,金田电材发生一起伤害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事故主要原因是事故设备的密封件质量性能不能满足设备正常操作安全要求,是一起设备元件(密封件)失效导致的偶发性事故。因此金田电材并未受到行政处罚。

金田冶炼就没这么“偶然”了,于2017年11月30日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造成一人死亡。宁波市江北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金田冶炼处以25万元罚款。

这两起事故都是公开信息。不过,据价值线传媒爆料,有网友称2015年金田铜业还有一起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在新浪微博和宁波本地东论BBS上,都有网友反映:“2015年宁波江北区金田铜业5月19号晚18:30分1号车间发生事故,行车在维修时由于公司安全不到位,导致行车维修工当场死亡。”

此事件,未在金田铜业招股书中披露。上述事件的真实性,其也未做过说明。

此外,金田铜业旗下子公司杰克龙精工于2016年4月2日生产的规格型号为DN15705的铜陶瓷芯水嘴,经抽样检验不符合GB18145-2014评价标准,被判定为不合格品。

2017 年 5 月 26 日,还是杰克龙精工这家公司,委托宁波宁兴亿通报关有限公司向宁波海关申报出口货物,因申报价格不实,被宁波海关对杰克龙精工处以警告处罚。

2019年8月15日,宁波海关对金田铜业委托方宁波海通货运施以行政处罚。

处罚信息显示,海通货运受委托受金田铜业委托,于2019年2月2日向海关分别申报来自美国、立陶宛的进境货物,货物品名为铜锌合金,其中3票货物被抽中卫生学查验。

此外,启信宝数据显示,目前,金田铜业存在27条风险警示,关联风险警示达到105条,其中还存有诉讼案件。

有专家表示,上述违规行为和风险警示,凸显了金田铜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诸多漏洞,更与其行业龙头地位不符。

值得玩味的是,金田铜业董事长楼国强曾表示,改革开放40年,民企发展开启新篇章,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都应抓住‘敬业’这一核心,认准自己的方向不断前进。

作为国内领先的铜加工企业,中国企业500强企业,在“没有质量就没有一切”的质量观念和“安全重于泰安”的安环理念下,楼国强的敬业一说,显得颇为应景。

只是,结合上述敏感问题,显然,如何践行敬业理论,成为舆论质疑楼国强的一大看点。

楼国强的魔咒之拷

2018年胡润百富榜显示,楼国强、陆小咪夫妇最新身家为27亿元。

梳理楼国强的经历,可谓励志。1973年参加工作,1985年1月任宁波市妙山乡工业办公室副主任;1986年接手管理濒临倒闭、几成废墟的妙山砂轮厂。

1987年2月,在此基础上创办宁波妙山铜材厂并任厂长。当年就开发出H59、H62铜棒,实现产值80万元,盈利12.6万元。由此开始缔造铜产业帝国。

可以说,楼国强是一个很“稳”的人,一步一个脚印将金田铜业发展至今天的规模。

以此来观,一波三折的IPO,颇似一道逆风局,成为楼国强铜业帝国的掣肘。

该如何打破这个上市魔咒呢?

首先是“周期性业绩”问题,业内人士表示,如想顺利登陆A股市场,楼国强最重要任务是消逝行业周期波动,找到稳定业绩的办法。

其次,是环境因素。对外进口成本大增,这对原材料相对依赖的金田铜业来说不是件好事。

再次,是合法合规问题。如上述供货商、股东及生产经营中的问题等。铑财注意到,为解决71万股委托持股问题,雅戈尔投资、红石创投、再生资源和环球投资等法人机构投资者曾入股发行人。遭到证监会的多次问询。

此外,楼国强的亲属问题,也受到舆论质疑。据时间财经报道,在2000年改制过程中,有三块集体土地使用权未能过户至金田铜业名下。根据宁波三港所出具的评估报告,这些集体土地评估值为零,地上房屋评估值331.30万元。2007年11月,金田铜业与控股股东金田投资签订《资产转让合同》,将其以244.09万元转让给金田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金田投资成立于2007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楼璋亮,是楼国强的女婿。由此,媒体质疑其是否涉及违规买卖集体土地。

上述质疑问题,平添了不少不确定性,牵绊着金田铜业的上市步伐,更成为楼国强的魔咒之拷。

需要强调的是,上市公司这碗饭,虽然光鲜,却也并不好吃。翻雨覆雨的资本圈,是一把双刃剑,更是一颗价值试金石。可释放激发企业的成长性,也可放大其漏洞及衍生风险。

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相比上市的执着,金田铜业亦或楼国强还有更重要的修补丁工作要做。两者如何表现,铑财将持续关注。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