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苗:郑德林把自然、环境开放给孩子去感受、体验、参与、建设

2018-12-27 14:40:29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郑德林把自然、环境开放给孩子去感受、体验、参与、建设,大家是否对郑德林把自然、环境开放给孩子去感受、体验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郑德林把自然、环境开放给孩子去感受、体验、参与、建设,大家是否对郑德林把自然、环境开放给孩子去感受、体验、参与、建设感兴趣呢。

为帮助以永登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绿会与永登惠农生态工程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发起了“青苗计划”公益项目,并于12月22日在北京联合主办“Hi,地球”主题慈善晚宴暨“青苗计划”签约启动仪式。

中国教育智库网总负责人、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未来学校研究院执行院长郑德林在会议中分享了“环境与教育”为主题的发言,现将发言内容分享给大家:

(郑德林发言 来源/绿会)

先插一段小花絮,我是三点钟来的会场,发现每个桌子上都没有水,到现在一个多小时了我们都已经饥渴难耐,这或许是会议主办方特意的安排。在这么好的空间、这么好的餐具、这么好的环境、这么好的灯光、我们却没有水,真的无法忍受。那么在荒漠,没有水的环境,能做出这样的事业该多么艰难,需要多大的付出,也能看出我们对地球的热爱。

对于环境与教育,我想分享两个故事。一个是我亲身经历。今年暑假,我带着孩子去旅行,他第一次去西北,第一次看到那么大的天,那么大的地,那么大的空间。我就在想,虽然是荒漠非常荒凉,但是在大格局下,才能看到地球那么大的空间,他也一定有一个大视野,才能产生那么大的格局。荒漠本身就是一种产生效益的资源,孩子从城市到了西北,他就知道了这个环境下的农民和其他城市的生活是不一样的,这种资源对他来说,同样是很好的教育。

(儿童亲近自然 来源/网络)

另一个就是我朋友的故事,她女儿在人大附中读高三。两周前和朋友聊天,她说,最近女儿在申请昆山杜克大学的环境治理专业。一直以来她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从很早之前就和家里说要读环境相关的专业,所以她把自己的高校目标定在了杜克大学或者同济大学。朋友说孩子文化课成绩按现在的测评特别好,如果是去这两所学校,分数极有可能会是浪费,但最后还是支持她的选择。

其实,现在的很多学生都不清楚自己要什么,似乎我们的教育必须体现国家的意志,必须体现民族的意志,或体现着家长的意志,双亲的意志,体现着校长的意志,班主任的意志,很遗憾都没有体现社会教育的本质意志,结果一个充满人性、无限可能的孩子被或成功或失败的被塑造成了原墙的样子。其中只有极少数人在开始学习的那天起,用其一生来解放自己。我想这次“青苗计划”,也是四位发起人解放自己的一个亲身实践,当然很荣幸,她们用非常向善的、非常向好的、非常新颖的方式在解放自己。

相反,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酗酒吸毒,用一种非常破坏性的方式在解放自己,我想这或许是教育最应该反思的地方。或许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把自然、把环境开放给孩子,让他去荒凉的地方、艰苦的地方去感受、去体验、去参与、去建设,那么他就能像刚才提到的朋友孩子一样,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我也非常欣慰朋友最后很赞同孩子的选择。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肚子辛酸,但是极少数人才有资格、有机会面对几百人来讲述她的心路历程、讲述她的的辛酸,而且可以赢得尊重、赢得感动,在此再次向“青苗计划”发起人致以最热烈的掌声,以上就是我理解的教育与环境的关系。

(编辑:Wendy)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