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其纬再生资源好吗(重庆最大再生资源公司)

2023-07-13 17:17:51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重庆其纬再生资源好吗(重庆最大再生资源公司)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重庆其纬再生资源好吗(重庆最大再生

最近很多人关心重庆其纬再生资源好吗(重庆最大再生资源公司)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重庆其纬再生资源好吗(重庆最大再生资源公司)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最新消息,昨日,蜂巢能源正式官宣进入电池回收领域。

据悉,由蜂巢能源100%控股的藤青青再生资源(上饶)有限公司和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贵州中伟资源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常青藤再生资源(上饶)有限公司在江西上饶正式启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11月,工信部披露的《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三批)中,蜂巢能源亦在其中,可见,蜂巢能源早已吹响了进军电池回收领域的号角。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动力电池装机量也进入爆发增长期,若以动力电池5-6年的使用寿命为基准,从新能源汽车应用“元年”,也就是2014年起估算,第一批装机的动力电池正面临着“退休”问题,起点研究(SPIR)预计,到2030年,中国锂电池回收市场规模将达到840.2亿元。

面对这个即将突破千亿级规模的市场,不少企业开始目光转向动力电池回收,除了蜂巢能源,如格林美、邦普循环、比亚迪、宁德时代、宝马集团、天赐材料、国轩高科、亿纬锂能、三一重工、超频三等或专注于电池回收业务,或来自产业链上下游的相关企业,或此前并未涉足电池回收的跨界玩家们也想来动力回收领域分一杯羹,甚至是善于闻风而动的资本们,也开始将焦点放在动力回收领域。

1

超10家电池回收企业获资本青睐

据起点锂电大数据不完全统计,自今年年初起算,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10家电池回收企业收到了来自资本的橄榄枝。其中,有8家企业在此前工信部公布的锂电回收白名单企业中榜上有名,占比约72.73%。

就披露的数据来看,蜂巢能源、乾泰技术、恒创睿能、豪鹏科技等多家电池回收企业的融资额度超3亿元人民币,其中,豪鹏科技单次融资额度最高,达到10.44亿元人民币,恒创睿能则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两次融资,总融资额度高达7亿元人民币。

融资轮次方面,常青新能源、金晟新能源、恒创睿能等多家企业已经进行到B轮或B+轮融资,西恩科技、蜂巢能源等企业正在冲刺IPO,相应的融资轮次也开始进入IPO融资轮次,而豪鹏科技已于本月初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可以想见的是,随着融资进程的不断推进,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电池回收企业启动上市进程。

实际上,武汉动力再生为格林美旗下控股子公司,于今年6月进行了一轮数亿元的A轮融资,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当前国内动力电池回收的两大头部企业之一,成立至今,格林美已经进行多达11次融资,融资总金额已超25亿元,融资方包含国泰君安、广东科投、混沌投资、正享投资、星通创投、京控融华投资、农银国际、徳溢慧心投资、天堂硅谷、睿石尼盛、银河投资、盛乾投资、同创伟业、盈富泰克、粤科金融等多方资本。

产能方面,格林美拥有3个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中心,回收处理废旧电池(除铅酸电池外)占中国报废总量的10%以上,至2025年,格林美动力电池回收总量有望超25万吨。今年2月,格林美还与容百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动力电池回收、海外镍资源冶炼、前驱体产品供销等领域建立长期紧密合作关系。

赛德美方面,刚于本月10日完成由复星锐正资本和智盈投资共同进行的A轮融资,在回收渠道上,赛德美已经与诸多车企、4S店、电池企业、新能源汽车运营企业、报废汽车拆解企业等达成深度战略性合作。

产能方面,赛德美拥有一个天津工厂,该工厂一期年产能1.2万吨,二期年产能达到5万吨,同时,赛德美还计划在广东、江苏、重庆等地开设新的电池回收分工厂。

邦普循环方面,作为宁德时代旗下“专业对口”的子公司,最近一轮融资信息还停留在2020年1月,由国投创新、宁德新能源、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投资基金共同推进的战略融资,

产能方面,邦普循环一期项目计划将于今年9月30日建成投产。同时,邦普循环研发了“定向循环”核心技术,使废旧电池中的核心金属材料综合回收率可达到99.3%以上。

华友钴业旗下的衢州华友资源再生科技有限公司、衢州华友钴新材料有限公司年内同样未进行融资,后者成立至今共进行两轮融资,最近一轮融资发生在2020年,是由华友钴业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投资的8.05亿元,此前,华友钴业还参与了赛德美的种子轮融资。

2

资本助力下,锂电回收路向何方?

资本不辍,频繁加码,在一定程度上为电池回收赛道的火爆添加了不少助力。

数据显示,2020年以前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数量维持800家以下,但在2021年,动力电池回收企业数量开始快速增加,截至目前,我国在业/存续的电池回收企业,且注册资金在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已经超过3000家,但需要注意的是,工信部此前公布的白名单企业仅有47家,由此可见,国内大部分动力锂电池回收企业并不具备相应的资质。

与此同时,锂电回收行业统一标准亟待确立,渠道回收及合规问题也亟待解决。目前,许多“小作坊”企业回收技术并不成熟,离真正物尽其用、回收再利用还有较大距离,还有不少中间商囤积居奇、投机炒作,这些都阻碍着电池回收行业的健康发展。

而从退役动力电池的类型看,作为动力电池领域最为主流的两种技术路线,三元锂电池一直凭借着质量轻,性能好,能量密度高等优势,成为厂商们相对青睐的技术路线。在电池回收过程中,由于可以通过拆分、打碎,再进行机械加工成各种贵重金属材料,如镍、铜、钴、铝等,或其它附带产品,因此,三元锂电池也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

但现在,受镍、钴等金属资源储量有限,以及价格的不断上涨,加之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进步,安全性能等各个方面的指标均得到提升等诸多因素影响,磷酸铁锂开始追赶上来并实现反超。

数据显示,今年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6.6万辆,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的装车量已经达到了17.2GWh,占总装车量的62%;1-8月累计销量386万辆,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95.9GWh,占总装车量的59.2%,均超越三元锂电池装机量,而这也是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连续第15个月超越三元锂电池。

电池回收方面,今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均价一直保持高位,甚至几度突破50万元/吨大关,氢氧化锂电池级微粉均价也一路上涨,不断逼近50万元/吨大关,原材料价格一路上涨也让磷酸铁锂回收变得更“有利可图”。

目前,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主要有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两种途径,其中,梯次利用技术壁垒较高,尚未形成规模效益。而磷酸铁锂电池,相对来说循环次数较多,使用寿命更长,贵金属含量不多,更适合梯次利用回收方式;三元电池的金属含量较高,循环寿命较短,在电池容量衰减后安全性会大大降低,较适合再生利用回收方式。

中国锂电回收市场是一个巨大的蓝海,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锂电回收也将迈入TWh(太千瓦时)时代。作为分别适用于梯次利用和再生利用两种回收方式的退役电池类型,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将成为未来动力电池回收的主要类型,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回收的市场比重有望持续提升,布局磷酸铁理回收的企业或有望收割一波市场红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