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再生资源交易所(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

2022-11-25 18:26:16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上海再生资源交易所(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上海再生资源交易所(上海市再生资源

最近很多人关心上海再生资源交易所(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上海再生资源交易所(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亿百润’平台的实际控制方——上海钜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钜派”),违规将其线下的私募基金拆分为100元起投的亿百润理财产品,再由其理财师销售给不知情的投资人,产品存在期限错配、‘拆大为小’绕开监管的问题。”

自《国际金融报》“金融3·15”维权热线开通以来,陆续收到上千名投资人的投诉,其中几百名投资人联名“控诉”钜派。

面对投资人的指控,钜派方面对《国际金融报》记者回应称,钜派与亿百润投资顾问(北京)有限公司(下称“亿百润公司”)为两家独立公司,钜派控股子公司上海润钜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润钜金融”)与亿百润公司是合作关系,亿百润公司授权润钜金融相关主体使用亿百润平台并推介客户。

不过,对于钜派的回应,投资人并不买账。有投资人直言,钜派多个项目到期不能退出暴露出管理能力缺陷,部分项目在借款主体已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等存在明显风险的情况下仍正常放款,风控形同虚设;部分项目投后管理混乱,到期不能退出后以债转的形式诱骗新的投资人和员工接盘;部分产品层层嵌套,拿到通道费以后甩手不管,资产不透明、信披不充分……

钜派多个项目为何无法按期退出?钜派和亿百润到底有没有关系?钜派是否存在“将线下私募基金拆分成线上理财产品”的行为?《国际金融报》记者通过大量采访论证和调查,试图解开谜团。

多项目“踩雷”

钜派引发大量投资人维权事件的导火索是陆续到期的项目接连无法正常退出。

《国际金融报》记者获得了一份钜派员工2019年年初根据投资人投诉梳理的问题产品表。该表显示,包括钜宝盆、亿百润等项目,加上钜派发行的股权类、供应链金融类和影视类的基金,共计55个项目存在问题。

经过和投资人及钜派理财师核对,其中,360人工智能专项股权私募基金、万达商业私有化项目、众海网络科技项目,投资人已经收到大部分本金并陆续退出。赢翰资产上海南翔虹湖天地项目、信文天业项目“也算是有解决方案了”。此外,伟高达、弘成教育、浙商医疗、supercell等股权投资基金,目前正常运作。

核减掉上述项目,目前钜派仍有40多个项目不能正常退出。钜派资产端首席风控官张国文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钜宝盆和钜派没有任何关系,为了维系钜派客户,钜派贴了很大成本去做P2P线上讨债的事情,“我听说钜宝盆现在的还款率已接近40%多,钜派养的催收人员继续在追讨,陆续在还款”。

正在办理离职手续的钜派员工陈俊(化名)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我听到的消息是钜宝盆确实是胡天翔(钜派创始人)的,但是他离开钜派的时候没有分割得很干净,客户有重叠。”

对于项目集中难退出,钜派方面表示,其从事的第三方财富管理领域,私募产品占了绝大多数,而这种属于较高风险投资,其收益情况客观性地受到市场环境、交易对手经营情况等的影响。

张国文坦言,在产品里面,供应链金融类和影视基金类产品“可能真的是因为我们对行业不熟”,供应链金融类基金在难退出的项目里面占据“半壁江山”,“影视基金比较复杂,这个行业水深”。

记者梳理问题产品表发现,标明供应链金融的项目有上海贵荣供应链金融,影视基金类有新湃演艺基金、甘肃电投、传陞影视、钜洲麒麟影视基金、钜洲影视、智慧广电等项目。

陈俊表示,早期的钜派,在项目的选择方面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都是通过层层的GP参与到项目投资,当时对项目的把控和话语权不强,所以导致后面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钜派还被骗过”。现阶段来说,钜派正慢慢往正轨上走,也有努力去帮投资人挽回一些成本。

注册国际投资分析师(CIIA)张海亮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2019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到期的私募基金遭遇退出难题,主要原因是2015年至2018年泡沫太多,前期估值过高,股权类私募基金很多退不出来,加之宏观层面去杠杆、产业转换,容易导致投资项目失败,也存在私募基金管理人卷款跑路的风险。

投前募后混乱?

具体到金盛集团项目上,投资人根据投前尽调及投后划款怀疑钜派涉嫌虚假宣传、违反合同约定募集资金用于填补金盛的窟窿,致使金盛项目出险而不报,长期对基金投资者隐瞒真实情况。

据悉,金盛集团在钜派累计融资额近18亿元,存续4只基金,目前兑付1.5亿元左右,尚有不足17亿元资金未退出。4只基金分别为“钜安长江金盛家居上海租金资产支持专项私募基金”(下称“金盛家居基金”)、“钜安长江金盛上海家具博览中心专项私募基金”(下称“金盛上海基金”)、“钜安长江金盛武汉商业专项私募基金”(下称“金盛武汉基金”)、“钜安长江山海核心商业专项私募基金”(下称“长江山海基金”)。

金盛家居基金将金盛家居上海铜川路项目租金收入证券化,当时被称为“钜派集团第一个主动管理的资产证券化产品”。金盛上海基金借款主体为上海春申汽配市场有限公司(下称“春申汽配”),资金用于支付金盛上海家居博览中心工程款及装修款。金盛武汉基金借款主体为武汉荣力龙阳贸易发展有限公司(下称“荣力龙阳“),资金用于金盛武汉龙阳广场项目工程款及装修款。长江山海基金向春申汽配发放委托贷款,用于支付金盛上海家居博览中心工程款及装修款等管理人书面同意的其他用途。

从基金成立时间和用途看,早在长江山海基金开放募集前,春申汽配已通过金盛上海基金募集了3亿元用于支付金盛上海家居博览中心工程款及装修款,按照计划项目应在2017年5月竣工验收,10月正式开始营业。

投资人指出,实际上项目并未按期竣工及开业。在此背景下,长江山海基金于2017年12月12日通过钜派集团风控会,12月15日开放募集。补充协议显示放款条件为“第一批募集资金用于支付工程款及装修款;第二批资金用于偿还前置的钜派3亿基金;第三批资金用于偿还交通银行借款。

投资人进一步表示,实际上前置的钜派3亿元基金并未归还,工程费用也未支付,同时交通银行的借款也仅是偿还了一小部分,基金资金存在被挪用的嫌疑。钜派金盛项目经理此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金募集以后是金盛集团层面统一调配的。

那么,募集资金变更用途是否需要经过投资人同意?

张国文表示,不需要告知,也不需要投资人书面同意,“投资人参与基金管理就不成为基金了,我管理的都要你同意那我咋管呢”。基金合同上载明,管理人书面同意就可用作其他用途。如果发生基金合同中列举的如解散、清算等重大事件,才需要投资人同意。

基金合同风控部分明确规定“金盛家居博览中心在建工程抵押;上海春申汽配市场有限公司92.09%股权质押”等,实际出险后投资人发现钜派并非第一顺位抵押,且项目“闵行金盛家居博览中心”一直处于停工状态。天眼查显示,担保方金盛置业在2018年6月被南京市秦淮区法院列为失信人。而在2018年7月发布的基金2季度报告中,并未披露。

陈俊指出,“早期的钜派,在项目的选择和风控方面是有一些问题的”。

张国文也直言,金盛是商业地产项目,“和我们做住宅的思路的确是不一样,商业的确做得少”,但是好在这一单是有抵押的,有足够的资产慢慢处理不至于颗粒无收。“我们都胜诉了”,正在资产处置阶段,要给投资人最大的回款金额需要时间,“法拍不是唯一的路,我们正在找合适的买家”。

与亿百润关联

除了自身发行的多只私募产品存在退出难题,钜派还被指通过润钜金融掌控亿百润平台。

浙江的陶先生表示,2017年11月30日经钜派浙江分公司嘉兴营业部理财师推荐,买入亿百润网站上挂出的“重庆致悦实业渝北区域住宅项目应收账款171033”理财产品,金额50万元。

另一投资人周先生称,他经钜派苏州分公司员工介绍通过亿佰润平台先后购买“上海万峰集团香树湾国际养老项目应收账款171185”、“智能机械广州天河明安万斛投资并购项目开放期债权256-010”、“保利上海昱凌东方资产包收购项目二次开放期应收账款17895”、“上海京坤实业流动资金补足项目三次开放期债权17146”4只产品,总计435万元。

向记者发了投诉邮件的亿百润投资人无一例外都表示,通过钜派理财师或员工推荐才购买了亿百润平台上的产品。

青岛的魏先生告诉记者,认购产品时宣传为“钜派投资集团”旗下线上理财平台,保本保收益。

最近离职的钜派员工向记者证实,“亿百润产品都是钜派财富端的销售人员在卖”。陈俊也表示,“钜派很多产品也有在亿百润上售卖的”。

投资人向记者展示的截图显示,钜派官网原互联网金融板块就单列出亿百润平台,目前已删除该板块。

天眼查显示,亿百润公司原名钜派百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上海钜派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下称“钜派投资“)曾是亿百润公司企业法人。2014年8月25日,钜派投资退出。

钜派投资退出后,钜派和亿百润还有没有关联?

记者获得的产品服务协议显示,服务商是钜派控股子公司润钜金融,亿百润公司是资金存管服务方。其中,关于服务商的定义明确:“由上海润钜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运营的信息发布平台(亿百润平台)”,产品认购合同补充协议中,直接主体就是润钜金融北京分公司,且在协议中直接把润钜金融北京分公司简称为“亿百润平台”。

另外,记者获得一份亿百润在2017年11月8日出具的说明文件中指出,润钜金融成立至今一直为钜派控股的子公司,在完成VIE结构拆除以前,钜派及易居(中国)皆以隐形的形式体现对润钜金融的控股关系。2017年10月23日起,润钜金融与钜派、易居的VIE正式拆除,钜派以变更正式控股的方式,成为润钜公司控股大股东。

说明文件还指出,在2016年8月26日于北京签署《网站授权协议》,亿百润自愿将目标网站(www.100run.com)的使用权、经营权、受益权独家授权予润钜金融使用,“润钜独占排他性地取得目标网站的前述权益”,“授权使用期为十年”。基于上述合作关系,亿百润公司为润钜金额提供平台资金存管服务。

对此,钜派方面回应称,钜派与亿百润公司为两家独立公司,润钜金融与亿百润公司是合作关系,亿百润公司授权润钜金融相关主体使用亿百润平台并推介客户。

不过,记者从多个信源了解到,亿百润相关负责人冈某曾有一段时间在钜派办公。

3月12日,记者致电亿百润方面,亿百润法务对记者表示,“要是采访的话,采访钜派更合适一些”,“不管做的什么决定都是钜派那头”。

被指拆分私募

亿百润投资人之所以“咬住”钜派很大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从亿百润购买的理财产品是因为钜派员工诱导购买,且钜派违规将其线下的私募基金拆分为100元起投的亿百润理财产品,亿百润产品逾期,钜派脱不了干系。

种种迹象也表明,钜派仍对亿百润产生影响。陈俊表示,“亿百润是钜派很大的一个坑”。

近期离职的钜派管理层相关人士也向记者表示,“亿百润是钜派最大的问题”,很多离职销售人员都很惨,上层领导在明知有问题的情况下还让销售人员卖,甚至还让销售人员自己把家人的钱做进去,“把受伤客户顶出来”。

记者掌握的多份认购协议及补充协议显示,亿百润平台发售的产品以大连再生资源交易所、深圳前海航空航运交易中心等交易所备案的企业应收账款产品为主,服务商都是润钜金融,资金存管服务方都是亿百润公司。

投资人曲女士向记者控诉,“钜派、亿百润公司、润钜金融合作的亿百润投资平台,偷偷篡改其电子投资合同,编造大连再生资源交易所和上海赢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的假产品认购书。”

浙江的陶先生也表示,未经其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其本金转为续投。钜派理财师表示大合同到期了,陶先生的钱可以优先兑付,但至今未兑付。随后,淘先生收到了“赢翰资产重庆致悦专项投资私募基金投资逾期告知书”。

记者比对钜派员工梳理的问题产品清单及一份近200名亿百润投资人的投资清单后发现,亿百润投资人不能兑付的“通盈”、“北京神雾”、“福晟”等项目恰恰也是钜派难退出的项目。

张海亮判断,“很大的可能性是拆分了私募基金份额,但需要进一步调查取证,拆分私募份额肯定是违规”,大连再生资源交易所备案金融产品合法性还不确定,需要查询一下,如果地方交易所手续不全,就是非法募集资金平台。严格来说,银行和15家券商有资格做资金存管业务。

私募基金管理人毕研广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大连再生资源交易所不具任何备案资质,私募通过交易所拆分是严重违规。2017年私募基金合格投资人门槛正式提高到100万元,但是当时没有规定的特别死,有些机构钻漏洞,采用交易所的模式进行拆分。2017年交易所(备案金融产品)也不受限制,没有被监管。

2019年7月10日,大连再生资源交易所发布大交所办字「2019」9号声明称,自成立以来从未开展涉金融类理财产品业务,也未与任何机构合作开展涉金融类理财产品业务,从未授权任何一家机构进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认证及产品备案。

对此,钜派方面回应称,经询公司各个产品团队,均无“债权打包再上线销售”的行为,钜派也自始至终没有任何“资金池”,对于过往所有发行的基金项目底层项目都是一一对应。经询亿百润公司,大连再生资源交易所与亿百润公司已就亿百润平台相关产品的合作事宜签署合同,建议具体情况可以直接联系亿百润方面相关人士。而亿百润方面却表示,“采访钜派更合适一些”。

2019年9月9日,钜派曾致函亿百润公司,称自2018年4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加大通过互联网开展资产管理业务整治力度及开展验收工作的通知(整治办函[2018]29号)》以来,我司已暂停代销贵司亿百润平台互联网金融产品,并向贵司反复强调和要求严格按照上述通知开展互联网资管业务。

陷入裁员风波

在产品和合作方暴露风险的同时,钜派又陷入“裁员风波”中。3月6日,记者收到了钜派市场部负责人的邮件,称“近期,原钜派品牌部负责人因个人原因离职,现媒体对接工作已交由市场部负责”。

对于品牌部负责人离职,钜派方面表示,公司原来体恤专业人才,人性化地同意安排一部分成员在异地办公,近期集团觉得这么重要的版块,团队主力还是要回归到上海,离集团总部近一点比较方便,故将原在上海总部的市场和品牌团队重新整合,这只是一个很普通的公司内部正常调整。

陈俊指出,原来集团领导知道品牌部负责人不在上海,也同意异地办公。“如果领导非要以这个理由裁员也是可以的”。

实际上,记者通过近期离职的多位钜派员工了解到,不单单是品牌部负责人离职,钜派人事部负责人也离职了,现在人事部负责人职位由总裁办负责人兼任。另外,钜派市场部负责人也在2019年底离职,原市场部负责人离职以后,现任市场部负责人从钜派J+Club调任。

陈俊表示,市场部负责人和人事部负责人离职不知道什么原因,“反正挺突然的”,其实还有好多高层离职,财富端IC投资顾问部门基本上一个不剩,财富端的裁员很严重,“财富端现在估计销售人员有300到400就不错了”。

钜派内部办公软件“钉钉”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10日,整个集团在职人员826人,而在陈俊入职时,钜派整个集团有两千多人。陈俊表示,最近的裁员有些严重,有些城市分公司基本都没了,像南京分公司本来要关掉的,后来为了门面,办公室留着,估计连区域行政就剩三四个人了。

钜派离职员工表示,其实裁员最关键的是赔偿问题,据其了解,钜派总部给离职员工3倍工资的赔偿,分公司赔偿全部打折,而且能低则低,很多不是上海这边的员工赔偿都没按照国家规定来。

“我有个同事年前离职的。赔偿就没按国家规定的给到,全部打折了。有些销售被裁只拿了一个月赔偿,有些一个月的赔偿都没有,只给了一个月时间找工作。”陈俊称。

对于裁员,钜派方面表示,内部结构的精简和调整,是近年来公司一直倡导并执行的方针,可能这次受到疫情的影响被放大了。财富管理行业普遍受疫情影响很大,即使钜派全国分公司受疫情影响二月份不能正常开工,但是公司仍然保障了全体员工的薪酬标准不打折、不影响。关于离职员工的对待,钜派也是一向都严格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办理,并人性化与员工沟通达成一致的。

当然,离职员工的数量增加,除了以上原因,也有部分原因是因为近两年财富管理行业大环境不景气。其实,精兵制不仅仅是钜派一家公司倡导的,整个财富管理行业从2018年开始,都受到行业严监管影响,有些业务是随着风控标准提升而放慢、或收缩的,本身销售条线的员工收入就会下降,部分员工也是因为有更好的去处所以主动离职的。”钜派方面称。

记者 于凡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