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务:将指导各区结合第三方评估报告

2020-01-10 19:28:00
导读今天,环保百科带来将指导各区结合第三方评估报告,如果您想了解将指导各区结合第三方评估报告,请往下看。188项社区事务“一

今天,环保百科带来将指导各区结合第三方评估报告,如果您想了解将指导各区结合第三方评估报告,请往下看。

188项社区事务“一网通办”,40个事项可“一次都别跑”
家门口“政务便利店”让办事既省时又省力

昨天,市民政局首次发布了全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第三方评估”结果,全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平均分为81.4分,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近60%。市民在家门口“政务便利店”办理社区事务是否方便多了?他们的认为度怎么?记者前往静安区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采访,一探索竟。

20多种证照实现“电子亮证”

上午10时多,6号窗口前,简女士和房间东阿姨正在办理住房间租赁合同网签备案和居住办理登记等手续。工作人员查验身份证等证明,五六分钟后就办好了相关手续。“如今办住房间租赁方便多了,一具窗口全搞定。”简女士讲,她往常租房间至少要跑两趟,先和房间东约好,前往区房间地产交易中心排队办理合同网签,接着再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理备案,“和房间东要约两次,还要重复提交材料,有些苦恼。”

窗口工作人员介绍,去年12月25日起,上海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全面推行住房间租赁合同网签、备案一体化办理。市民在上海任意一具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都能够并且办理这两项业务,实现了只跑一次、一次办成。

同样在办理大厅的楼先生着急地询咨询窗口工作人员:“我想查一下去年个人医保信息,但是别记得带身份证了,还能办理吗?”工作人员询咨询:“手机带了么?”当楼先生掏出手机后,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在“随申办”APP完成实名认证后,在“我的证照”一栏看见了自个儿的身份证信息。工作人员告诉他,在上海全面推进“全市通办”“一网通办”后,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开通了“电子亮证”功能,身份证、户口簿、居住证、结婚证等20多种证照都实现了“电子亮证”。“出门有时别记得带证件,没想到手机带了也能办事。”楼先生讲。

21个自然人事项长三角通办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随申办”APP别仅开通了社区政务服务的在线预约、电子亮证等功能,在线申办别大会儿也将实现。另外,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在市大数据中心的支持下,启动了“超级自助服务终端”试点,目前还在调试时期,将为市民带来更好的办事体验。

从2018年10月起,上海社区事务受理平台对接上海政务“一网通办”总门户,初步实现“网上办事”以来,市民政局牵头涉及下沉事务的各委办局,开展事项梳理和业务流程改造。目前,市民打开“中国上海”门户网站进入“一网通办”专栏,点击“个人社区事务服务”模块,即可在线办理12个政府部门的188个事项(总共189个事项)。其中,40个事项已实现“全程网办”,群众办事可“一次都别跑”。其余事项则经过“网上预审”,尽可能让市民办事“跑一次”。

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一网通办”已降实到188个事项,去年11月,个不事项实现了“当日申请、当日送达”。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晓珺告诉记者,《就医记录册》的申领、更换、补发,是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高频事项”。而实现“一网通办”后,市民别再需要前往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理,只要每日10时前在“一网通办”平台线上申请,并挑选相关物流寄送,最快可实现“当日申请、当日到达”。

记者在临汾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还看到了特意的“长三角通办”窗口。王晓珺告诉记者,苏浙皖户籍居民在上海工作,原来办理“就衣淝记备案”事项要回户籍所在地,往返奔波,费时费劲。本市“长三角一网通办专窗”开通后,他们只需前往就近专窗,特不快就能完成办理。民政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推动长三角地区个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去年5月,上海各区在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试点开设“长三角通办”专窗,目前,16个区共开设54个社区事务受理长三角个人政务“一网通办”线下专窗,市民可跨省办理21个自然人事项。

市民政局表示,下一步,将指导各区结合第三方评估报告,持续推进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将是否支持“全市通办”“一网通办”作为部门下沉事项至受理中心的必要条件,也将加强准入治理,保证服务品质,为市民提供更便捷的办事体验。(记者 彭薇 )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