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经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及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是保护的重点内容

2019-10-26 10:08:00
导读今天,环保百科带来经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及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是

今天,环保百科带来经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及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是保护的重点内容,如果您想了解经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历史建筑、文物建筑及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是保护的重点内容,请往下看。

10月25日,市政府公众信息网公布《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对于加强历史文化爱护传承规划和实施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中,环绕“乡村振兴”和“都市提升”两个差别多面,列出了历史文化爱护传承工作的4个板块、26项重点任务和194个重点项目,提出全面建设“山水、人文、都市”三位一体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目标。

《意见》明确,对市域内别同历史阶段积淀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传统特色风貌、凝结乡愁的街区、道路、街巷、村镇和建造等,举行整体爱护。

其中,经批准发布的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区、名镇、名村、传统村降、历史建造、文物建造及其他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是爱护的重点内容。爱护传承中应彰显“传统巴渝”“明清移民”等5类传统风貌特征。

《意见》提到,在爱护传承工作中要坚持爱护优先,建立健全全市历史文化爱护法规体系,强化刚性约束;要注重合理利用,让历史文化活在当下、服务当代;要推动创新进展,推动“文化+大数据”,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历史文化举行数字化爱护、加工、展示,创新历史文化内容传播。

具体来讲,在历史文化街区爱护修缮方面,《意见》提出,要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风貌区品质,2019年至2022年期间将陆续启动渝中区十八梯、南岸区慈云寺—米市街—龙门浩等历史文化街区爱护修缮利用和环境品质提升,推进渝中区山城巷、李子坝等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风貌区爱护修缮利用。

在促进文旅融合方面,《意见》提出要建设文化旅游线路,丰富文旅体验。整体爱护主城区“两江四岸”历史文化资源,依托九龙半岛、钓鱼嘴半岛及原重钢片区建设长江文化艺术湾区;打造南滨路传统风貌带,建设开埠文化博物馆和开埠文化曳史公园等。(记者 申晓佳 赵迎昭)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