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再生资源加工设备(连云港高品再生资源)

2022-11-17 09:17:11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连云港再生资源加工设备(连云港高品再生资源)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连云港再生资源加工设备(连云港高品

最近很多人关心连云港再生资源加工设备(连云港高品再生资源)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连云港再生资源加工设备(连云港高品再生资源)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报告出品方/作者:中国银河证券,陶贻功,严明)

一、华宏科技:再生资源细分双龙头,聚焦稀土回收

公司已发展成为稀土回收、再生资源加工设备、电梯零部件三个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公司 总部位于江苏无锡江阴市,起步于再生资源加工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形成了稀土回 收及废钢加工设备及运营两大再生资源业务及电梯零部件业务。

公司废钢加工设备市占率约在 30%左右,是该领域龙头企业,同时完成了汽车拆解、废 钢加工运营的废钢回收利用全产业链布局;2015 年公司并购电梯外观件头部企业江苏威尔曼, 实现外延扩张;2020 年、2021 年公司先后完成对鑫泰科技、江西万弘的并购,成为稀土回收 领域龙头企业,并和南方稀土合作建设 6 万吨/年磁材废料回收及综合利用项目,进一步聚焦 稀土回收业务,打通了废料收集-稀土回收-磁材加工的稀土回收产业链。

公司股权结构稳定,聚焦再生资源业务。以胡士勇为代表的胡氏家族通过华宏集团持有公 司 39.49%的股权,并合计直接持有公司 7.45%,为公司实控人。作为家族企业,公司股权结构 稳定,有利用公司持续稳健发展;形成了以稀土回收和废钢装备及运营两大再生资源领域业务 为主的发展格局,随着江西万弘的并表以及和南方稀土合作的 6 万吨稀土回收综合利用项目 的投产,稀土产业链成为公司聚焦的发展方向和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营收业绩持续增长,稀土回收板块收入占比快速跃居首位。经营稳健是公司长期以来的显 著特征,2016 年以来,公司营收、净利均持续大幅增长。2021Q3,公司营收 49.01 亿元,同比 增长 116.32%;归母净利 3.91 亿元,同比增长 134.71%。而根据业绩快报,2021 年全年公司预 计净利 5.00~5.50 亿元,同比增长 121.98%-144.18%,全年亦保持高速成长的良好势头。

从收入及利润结构看,再生资源业务占据主导地位且呈持续增长态势,2021H1 公司再生 资源业务的营收、毛利占比均超过 80%;而随着 2020 年鑫泰科技并表,稀土回收业务成为公 司最重要的业绩增长点,2021H1 稀土回收贡献毛利 2.93 亿元,占比 59%,成为公司利润贡献 最大的业务。(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二、公司分析:财报质量高,扩张积极而稳健

(一)财务分析: 盈利能力持续增强,财报质量高

净利率稳中向好,稀土回收毛利率提升显著。近年公司毛利率受疫情、业务结构变化,有 一定幅度的下滑,近两年在 15%左右;从净利率看,则保持了相对稳定稳定,2021Q3 公司净 利率 8.12%,相对 2020 年有一定幅度提升,处于公司近 4 年平均水平附近。

分业务看,受益于管理水平提升、稀土价格大幅上涨等因素,公司稀土回收业务在并表后 毛利率持续提升,2021H1 毛利率提升近 8 个百分点至 22.07%。公司整体毛利率的小幅下滑或 与电梯零部件板块毛利率呈下滑态势有关,公司电梯零部件业务近年受到市场环境变化、芯片 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整体业绩承压;另外,表观毛利率较低的废钢运营业务(商业模式决定, 实际盈利能力较强)近年营收大幅增长,也是公司毛利率走低的重要因素。

2016 年以来,公司期间费率整体持续下降,财务费用率持续稳定在极低水平,彰显公司 优良的管理能力。ROE(加权)则逐年提升,2021Q3 年已达到 12.37%。我们判断,公司稀土为 和首的再生资源板块有望持续高景气度,公司仍处于扩张期,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经现净额波动大但持续为正,收现比持续保持高位。公司近年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 大,我们判断和回款周期导致的错配有较大关系,2018 年以来公司经现净额呈现持续高增长 态势,2021Q3 公司经现净额 2.91 亿,同比大幅增长 147.28%;公司收现比历年均在 90%以上, 稳定在较高水平,2021Q3 公司收现比 110.40%,回款状况良好。

公司负债率维持低位,偿债能力强、债务风险低。公司近年业务扩张加速,资产负债率呈 持续小幅走高态势,但仍维持在较低水平但仍维持在,2021Q3 公司资产负债率 26.15%;较低 的负债率使得公司仍有较大的资本运作空间。长期以来,公司财务费用都维持在极低位置,几 乎可以忽略不计,没有债务压力;近年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虽然呈小幅下滑态势,但维持在合 理水平,2021Q3 分别为 2.16、0.97,风险可控,偿债能力无忧。

(二)核心竞争力:小公司大格局,扩张积极而稳健

上市以来,公司在保持稳健财务风格的同时,也积极进行产业链上下游、相似类型再生资 源领域的投资扩张,同时也尝试跨界并购,以期探索新的发展空间。目前在再生资源领域,公 司废钢板块及稀土回收板块均实现了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布局,为公司长期持续发展提供重 要支撑,也凸显了公司实控人具备较大的发展格局。

“花小钱、办大事”是公司外延扩张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表明公司较为稳健的投资风格; 多个投资项目展现了较为突出的盈利能力,彰显公司管理层优秀的管理能力和战略眼光。

1、废钢板块产业链日趋完善:东海、迁安盈利能力强,北京华宏资质优

公司以废钢加工装备起家,上市以后除强化装备的龙头地位外,积极往下游运营领域延伸, 先后布局废钢加工及汽车拆解,形成了完整的废钢业务产业链。

东海华宏是公司旗下第一个废钢加工运营基地,位于国际雀巷口城市连云港东海县桃林 镇, 公司占地 100 亩,主要经营废旧金属回收、加工及贸易。2017 年 6 月,东海华宏被工 信部列入第五批符合《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名单,同时被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授予“ 中 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废钢铁加工配送中心示范基地" 称号,废钢加工能力可达 30 万吨;近两年 净利均在 1500 万元左右,表现出极强的盈利能力。

2019 年,公司成功控股迁安聚力,打造第二个废钢加工运营基地。公司坐落于国内主要 钢铁产区河北省市, 临近京唐港、曹妃甸港、天津新港、奏皇岛港,交通便利。凭借迁安聚 力在首钢的合格供应商资质,利用迁安首钢有利的场地资源,迁安聚力有望打造成一个年加工酉能力达 50 万吨的废钢加工配送基地。根据 2020 年中报,少数股东 40%权益对应损益为 413.56 万元,表明迁安聚力在投产第二年即表现出极强的盈利能力。

2018 年公司以 3000 万元收购北京中物博(现改名为北京华宏)100%股权,布局汽车拆解 运营。北京华宏是北京 7 家报废汽车企业之一,是全国范围内仅有的十家将军队退役报废装备 列入经营范围内的企业。公司是中国物质再生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北京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协 会会员、报废汽车回收和拆解达标企业、AAA 级信用等级证书单位、作为军队退役报废装备 接受单位已被推荐给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2019 年公司对北京华宏进行增资至 8000 万元,并 计划投资 2 亿元在北京通州规划建设占地 70 亩的新厂区,项目建成后年预计拆解能力将达到 5 万辆,将进一步提升北京华宏的运营实力和行业地位。

2、同类业务协同扩张:稀土回收带来转型契机,向高附加值新材料进军

稀土回收和公司原有废钢设备、加工同属于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商业模式有相似性,且和 公司布局的汽车拆解业务未来能够形成一定的协同效应。长期看,稀土回收属于深加工,给公 司带来业务转型升级契机;稀土作为新能源、军工、半导体等多个新兴领域的原材料,在该领 域的布局也将打开公司长期成长空间。

公司在稀土价格低点并购鑫泰科技,彰显公司卓越的战略眼光。2020 年公司并购鑫泰科 技对价金额近 8.1 亿元(支付现金 3 亿元,其余为股份支付),而 2021 年预计鑫泰科技全年净 利润有望达到 4 亿元左右,投资回报率高达 50%。

而 2021 年对江西万弘的并购,则体现了公司在并购扩张中一贯的稳健风格。江西万弘净 资产 2.18 亿、2021Q1 净利 2400 万元左右,收购价格对应 PB 只有 1.24 倍;对应 2021 年业绩 (年化)的 PE 仅 3 倍左右;这一收购价格甚至远低于公司在景气度低点并购鑫泰科技的 2.60 倍 PB。江西万弘目前处理能力 6000 吨/年,规划处理能力 12000 吨/年,未来业绩仍有较大增 长潜力。

稀土材料多用于半导体、军工、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领域。公司是稀土回收领域的龙 头企业,在该领域的布局使得公司具备延伸产业链、实现业务转型升级的契机和基础。目前, 鑫泰科技子公司中杭新材具备 2000 吨/年永磁材料产能,公司旗下环保产业基金投资了废催化剂回收企业河北欣芮。未来公司有望借助自身资源优势以及在材料领域的既有经验,继续加码 永磁材料、贵金属催化剂等新材料领域的投资力度,实现再生资源产品价值的提升。

3、跨界扩张: 威尔曼是电梯零部件细分龙头,经营稳健。

公司于 2015 年完成对江苏威尔曼 100%股权的收购,收购价格 8.13 亿元,其中 3 亿元现 金支付,5.13 亿元以发行股份支付。威尔曼是一家专业从事电梯智慧交互的国际化公司,和迅 达、通力、日立、蒂森、上海三菱等世界一流电梯品牌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威尔曼在细分领 域市占率约为 15%,为细分行业龙头企业,2020 年威尔曼被工信部授予“专精特新‘小巨人’ 企业”称号。2017 年威尔曼收购专注电梯安全部件的苏州尼隆 51%股权,进一步拓展电梯零 部件产业链,苏州尼隆有望成为公司电梯零部件业务的重要增长点。

近年受到房地产景气度下滑、芯片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威尔曼业绩有所下滑,但仍呈现 出经营相对稳健,财务状况良好的特点,表明即使在公司不熟悉的领域,其投资并购依然相对 成功。(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三、行业分析:稀土回收、废钢加工显著受益双碳推动

(一)再生资源是实现双碳的重要途径,是循环经济必由之路

再生资源是碳减排、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抓手。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是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根本目标;建设“无废城市”,加强再生资源的利用、利用 好城市这座“大矿山”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

十四五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 5 万亿,再生资源领域市场空间大。行根据《“十四五”循 环经济发展规划》,到 2025 年主要资源产出率比 2020 年提高约 20%,单位 GDP 能源消耗、 用水量比 2020 年分别降低 13.5%、16%左右,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 86%以上,大宗 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 60%,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达到 60%,废纸、废钢利用量分别达到 6000 万吨和 3.2 亿吨,再生有色金属产量达到 2000 万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 5 万亿元。

(二)稀土:供给受限回收潜力大,新能源低碳领域需求高增长

1、公司是稀土回收绝对龙头,镨钕氧化物产能超 5000 吨位居国内前列

公司是稀土回收领域的绝对龙头,目前废料处理能力 20000 吨左右,我们测算市场占有率 超过 25%。且江西万弘目前处理能力 6000 吨,规划 12000 吨,产能有较大的增长空间,根据 公司规划,鑫泰科技未来亦有增长潜力,未来公司龙头地位有望持续加强。

在完成对江西万弘的并购之后,公司稀土氧化物产能(公司以生产能力计算,其它公司以 控制指标计算)合计在 5500 吨左右,已位居行业第 4 位,在整个稀土资源领域亦具有较高的 市场地位。

2、稀土开采受总量指标约束新增供给有限,稀土回收兼具经济和社会效益

我国是稀土氧化物最主要的生产国,稀土资源供给占全球超过 70%,冶炼产能在 90%左右。国内实施严格的指标总量控制,近年缓慢增长。海外稀土主产区是美国、澳洲和缅甸,基 本接近满产。稀土回收利用主要来自磁材原生产量增长,回收比例约 28%。

稀土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对传统产业改造、新兴产业发展和国防科技工业进步都具有不 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必须予以特殊保护,《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对稀土开采 和冶炼分离实施行政许可和项目核准。近年我国稀土开采、冶炼总量控制指标缓慢增长,2021 年度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 168000 吨、162000 吨。

永磁材料生产过程中约产生 25~30%的边角废料,钕铁硼废料成分基本与钕铁硼磁性材料 一致,稀土含量约为 31%,其中钕占比约为 21%,镨占比约为 7%,两者为主要的稀土成分。 相比原矿生产同类产品,稀土废料回收利用具有众多的优越性,工序缩短、成本降低、“三废” 减少,合理利用了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有效地保护了国家的稀土资源,根据公司测算,每回 收提炼 1 吨氧化镨钕相当于少开采 1 万吨稀土离子矿。

在稀土资源开采总量得到保护性控制,而市场应用需求量却持续稳定增长的市场形势下,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成为满足下游市场需求重要补充。稀土废料回收利用是落 实国家循环经济政策的有益实践,《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鼓励和支持利用环 境友好的技术、工艺,对含有稀土的二次资源进行回收利用。

3、新能源等下游领域高景气,稀土需求增长空间大

在经历多轮稀土打黑工作之后,我国“黑稀土”供给已基本出清;叠加近年风电、新能源 等下游需求整体向好,稀土价格正从“土”的价格向“稀”的价格回归,2020 年以来出现较大 幅度的上涨,镨钕氧化物价格从 2020 年 4 月的 26 万元/吨涨至 2021 年 1 月 28 日的 95.5 万元 /吨,本轮涨价周期持续时间为历史最长,且暂时没有调整的迹象。

碳中和背景下稀土材料前景向好,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是新能源、节能环保等领域核心 材料。以镨钕氧化物为首的稀土原料广泛应用在永磁材料、机械、化工催化、玻璃陶瓷、储氢 材料、发光材料、抛光材料、农业轻纺等领域,其中永磁材料占比最大。

根据《世界稀土产业格局变化与中国稀土产业面临的问题》,全球范围消费占比达 35%, 国内占比超过 40%,从价值量角度,永磁材料是稀土消费价值最高的领域, 占全球稀土消费价 值的 91%。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是新能源、节能环保、催化剂等多个领域必不可少的核心材 料,其有助于降低各类电机的耗电量,节能效果显著;其也是各类催化材料的重要组分,能够 起到降低反应条件、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作用。

新能源汽车稀土永磁材料需求量大,2025 年镨钕需求有望达 2.46~4.10 万吨。新能源车是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主要应用领域,主要应用在永磁电机、微电机、EPS 中,新能源汽车 中的其它部位也越来越多用到永磁材料。新能源汽车单车钕铁硼用量约 3-5 千克,可达传统燃 油汽车用量的 3~5 倍。我们判断新能源车是未来稀土永磁材料需求增量最大的下游之一。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 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EV、PHEV)销量为 298.9 万辆,增长 169.5%。 全球广义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 937 万台,其中插混、纯电动、燃料电池的狭义新能源车全球 销量达到 623 万台,同比增长 118%。乘联会认为 2022 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达到 550 万辆, 渗透率达到 25%。中汽协则认为 2022 新能源汽车销量 500 万辆。全球新能源汽车未来持续高 增长确定性强。根据我们测算,假设 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达 2500 万辆,预计钕铁硼需 求量达到 5-12.5 万吨;对应镨钕氧化物需求量将达到 2.46~4.10 万吨。

稀土永磁工业电机渗透率有望大幅提升,对应 2025 年镨钕需求有望达 1.5 万吨。电机是 我国工业领域耗电量最大的终端,根据工信部《2013 年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 案》,2013 年我国工业电机耗电量占工业用电总量的 75%,且运行效率远低于国外先进水平。 据工信部估算,全国电机系统每年节电潜力 1300~2300 亿度,大约相当于 2、3 个三峡电站发 电量。

2021 年 11 月发布的《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 年)》提出,到 2023 年高效节能电机 年产量达到 1.7 亿千瓦,在役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 20%以上。钕铁硼永磁电机相对于其他永 磁电机节能 10-15%,未来将是重要发展方向。

据稀土行业协会数据,2018 年稀土永磁电机渗透率仅约为 4.33%。2021 年均按照 6%的 渗透率计算,消耗钕铁硼接近 1 万吨。假设 2023 / 2024 / 2025 年稀土永磁电机渗透率分别达 到 12 % 、15 % 、20 % , 钕铁硼单耗从 500 kg/MW 增加到 650kg/MW,则钕铁硼消费 量分别为 2.26、3.15、4.64 万吨,对应镨钕氧化物需求量分别为 0.74、1.03、1.52 万吨。

风电领域永磁及稀土材料需求有望稳健增长,2025 年镨钕需求有望倍增至 1.2 万吨左右。 风电电机是稀土永磁材料重要下游之一,在“双碳”背景下,作为具备较高经济性的清洁可再 生能源,风电在国内乃至全球市场均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根据 GWEC 数据,2020 年全球新增 风电装机为 93GW,比 2019 年增加了 53%。根据《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到到 2030 年, 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 1200GW 以上。根据 GWEC 发布的全球风电市场展望,到 2025 年全球风电装机仍将稳中有升。

稀土永磁直驱风电电机具备低风速时高效率、低噪音、高寿命、减小机组体积、降低运行 维护成本等诸多优点,因此其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从而我们判断风电对稀土永磁材料仍将维 持高位。参考 GWEC 全球风电装机规模相关数据,我们测算,到 2025 年风电电机对应稀土永 磁材料需求约 3.76 万吨,对应镨钕氧化物需求约 1.23 万吨,较 2020 年有翻倍增长空间。

(三)废钢:“双碳”推动废钢产业链高景气

发展电炉钢是促进钢铁行业碳减排的有效手段,废钢利用空间大。钢铁行业是仅次于火电 的碳排放产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 15%左右。根据 IPCC 发布的《 2006 年国家温 室气体清单指南》,在长流程钢铁生产环节,吨钢碳排放强度约为 1.46 吨 CO2/吨钢,而电炉 吨钢碳排放强度约为 0.08 吨 CO2/吨钢,可见电炉短流程碳排放强度远低于长流程炼钢工艺。 因此,发展电炉钢是促进钢铁行业碳减排的有效手段。2022 年 2 月 7 日发布的《关于促进钢 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废钢资源高质高效利用,有序引导电炉炼钢发展。 对全废钢电炉炼钢项目执行差别化产能置换、环保管理等政策。鼓励有条件的高炉—转炉长 流程企业就地改造转型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

废钢是短流程电炉炼钢的主要碳素原料,因此提高废钢利用率是发展短流程电炉炼钢的 前提。根据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的数据,2021 年我国废钢利用量约 2.7~2.75 亿吨,其中用于 炼钢的废钢资源消耗总量为 2.33 亿吨,占粗钢产量比例约为 22.56%。这一水平与国际平均水 平 36%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和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则更大。随着“双碳”政策的 推动、预计废钢利用率、利用量将持续稳定增长。

废钢价格上涨刺激加工设备需求,汽车拆解设备有望迎来爆发。废钢需求增长向价格传导 的同时,也将带动废钢加工设备需求的增长。华宏科技作为行业龙头,2021 年产能利用率处 于饱和状态,已计划扩产应对需求提升。

我国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但报废率远低于世界水平,发展空间巨大。2021 我国机动车 保有量已超过 3.95 亿辆,每年需要报废的车辆近千万。2019 年,我国机动车回收数量 229.5 万 辆,同比增长 15.3%,其中汽车 195.1 万辆,同比增长 16.8%,回收率 0.75%。与全球其他发 达国家相比,我国报废汽车回收率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报废机动车拆解市场空间巨大。

随着汽车报废进入高峰期以及《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 施细则》等相关汽车回收政策法规的出台,汽车回收拆解及综合利用有望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根据《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按照每个拆解牌照投资 300 万元测算,预计在未 来 2~3 年,拆解设备投资需求在 20 亿左右。

四、盈利预测

(一)主营业务核心假设

稀土回收:镨钕产销量持续增长,价格则进行相对保守的假设;是公司最大的业绩增 长点和最主要利润来源;

废钢板块:受益于双碳政策,废钢加工装备及废钢运营均有望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 废钢运营毛利率有望提升。

电梯零部件业务相对稳定。

在稀土价格不断走高背景下,稀土回收是公司最主要的业绩来源,我们有必要对不同价格 下,公司稀土回收业务的盈利水平进行敏感性测算。

我们测算,当镨钕氧化物价格在 55 万元/吨时,公司 2022 年稀土回收业务净利可达 5 亿 元以上,而目前镨钕氧化物价格为 95.75 万元,这一价格下,公司稀土回收业务净利年化可达 9 亿元左右。

(二)投资分析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计公司 2021 年至 2023 年归母净利分别为 5.32 亿、7.11 亿和 9.28 亿,EPS 为 0.91 元、1.22 元和 1.59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为 25x、17x 和 12x。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