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再生资源物质回收(兰州再生资源物质回收有限公司)

2022-12-13 11:18:03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兰州再生资源物质回收(兰州再生资源物质回收有限公司)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兰州再生资源物质回收(兰州

最近很多人关心兰州再生资源物质回收(兰州再生资源物质回收有限公司)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兰州再生资源物质回收(兰州再生资源物质回收有限公司)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据兰州日报报道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全域无垃圾治理是我市城市管理的两项重要工作。日前,记者带着相关问题,采访了相关专家。

垃圾问题其实就是环保问题

——访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

兰州作为全国46个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重点城市之一,为了摆脱城市生活垃圾的困扰,逐步尝试、并推广“垃圾不落地”模式,通过主动寻找垃圾源头、脏源点和污染物的创新举措,不仅转变了职能部门管理和服务的观念,更将垃圾收集从街面延伸到了居民院落。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所长刘建国表示,当前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任重道远,只有打通上下游关口,才能真正从意识转化为行为,落实垃圾分类。另据了解,兰州市通过三年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日前,通过了甘肃省全域办验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是难能可贵的。

垃圾问题其实关乎民生问题

刘建国说,垃圾问题既是环保问题,也是民生问题,同时还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体现。兰州市各个地方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差别比较大,在垃圾管理问题上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通过实施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解决一些地方历史遗留的垃圾无控堆放问题和长期存在的随意丢弃问题,提升无害化处理能力与设施运营管理水平,进而促进垃圾分类制度在兰州城乡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推行,对改善兰州市城市与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城乡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保障兰州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垃圾分类是实现减量、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是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据刘建国介绍,目前垃圾后端处理主要靠焚烧和填埋,但是焚烧会一定程度上污染大气,填埋又侵占耕地资源,破坏土壤肥力。再加上一些有害垃圾若没被分类出来,重金属、有机污染物、致病菌等就会进入大气、土壤,甚至是水源中,威胁人类和动植物的健康和生存。只有形成“分类-回收-利用-再生”的模式,才能在符合环境承载力的同时,保证可持续发展。可以说,垃圾分类是破解“垃圾围城”的关键一招。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由点到面、逐步启动、成效初显。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计划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刘建国表示,近两年,28个城市先后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公民关注度不断提升,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垃圾分类以习惯养成为目标

在谈及垃圾分类之后会如何进行处理时,刘建国说,居民应该要了解垃圾分类后到什么地方去了,这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分类以后的处置阶段,有害垃圾会进入城市或者区域的危险废物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可回收物进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系统。有的可回收物附加值可能比较低,没有人回收,市场的机制失灵了,这就需要政府在当中要通盘考虑环境、经济、社会等因素,评估进入垃圾处理系统或进入回收利用渠道,哪个成本更合算。比如玻璃瓶、大件家具等,这些垃圾可能需要提供一定的政府补贴,然后才能进入到回收利用的渠道当中。

刘建国说,另一种是通过厌氧发酵的方式,降解的有机物可以转化为沼气,在一些地方可以作为能源使用。厌氧发酵以后,还产生大量的沼渣,沼液,还需要进一步去利用,最终希望它真正能回到土地当中去,这才是把它分出来的真实目的。其他剩下的其他垃圾,最理想的就是进入焚烧发电厂,焚烧发电,之后剩下一点惰性的、稳定的残渣,炉渣具备一定的利用价值,用于一些低端的建材;烟气净化以后飞灰是危险废物,必须要得到安全的处置,但是它的量已经非常小。所以比较理想的一个分类处理系统,就是要让各类垃圾各得其所。

切实履行源头分类投放责任

通过实施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兰州市在垃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建设、制度建设、体系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责任划分比较清晰,重点也比较突出,抓落实抓的比较具体,监督考核也比较到位,为全面推动垃圾分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累计发现并清理垃圾堆积点3.1万余处、约468.9万余吨,农村所有行政村均建立了保洁和垃圾收运及处理队伍并配备相应设备设施,无害化设施覆盖率达到100%,主城区基本建立了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厕所革命与农业固体废物和其他固体废物的处理也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尽管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但是整体而言圆满完成了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计划的任务,标志着兰州市生活垃圾处理和城乡人居环境整治进入到了新阶段。

刘建国认为,生态文明不会从天而降,也不能仅靠政府谋划、企业制造,更需要全民的广泛参与和不懈努力。垃圾分类是垃圾处理的一种先进理念和高级模式,有利于提升垃圾处理系统效能与二次污染控制水平,有利于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但其意义远不止于此。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并将这种“素养”转化为绿色生活、绿色消费、绿色生产的自觉行动,垃圾分类的才能由“盆景”变成“园林”,进而汇成“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带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改善环境,加快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访甘肃省商业科技研究所所长翟丹云

兰州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有享誉全球的“兰州牛肉拉面”,更是炎炎夏日的避暑之地,政府要将兰州市建成“山水城市、宜居城市、活力城市”,需要在环境治理与城市文明建设方面加大努力。兰州市作为国家要求46个率先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点城市之一,垃圾分类是每个居民为国分忧,爱护资源,造福子孙,培育绿色环保理念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日前,就全域无垃圾方面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甘肃省商业科技研究所所长翟丹云。

城乡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翟丹云说,兰州市在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工作上做了大量工作努力,按照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兰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和《甘肃省全域无垃圾三年专项治理行动方案》文件的要求,为深化环境综合整治,切实改善城乡面貌特别是农村地区生产生活环境,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助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推动全省经济社会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兰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是兰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可回收物收运处置单位,是《兰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的主要实施者,目前已建成城关区红山根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即将投入使用。该公司推出线上、线下多种模式收购可回收物。

翟丹云认为,以全省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突破口,不断完善垃圾、污水处理体系,大力整治和美化市容村貌,不断增强全民环保意识,提升城乡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

实行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很有意义

翟丹云说,垃圾分类是对全域无垃圾进行有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把有用物资,如纸张、塑料、橡胶、玻璃、瓶罐、金属以及废旧家用电器等从垃圾中分离出来单独投放,重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依据《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垃圾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铅蓄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废胶片及废相纸等。对待这些垃圾,我们的处理过程一定要慎之又慎。比如废弃的荧光灯管灯泡投放时要打包固定,防止灯管灯泡破损以致有害的汞蒸气挥发到环境中。比如含有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的二次电池(俗称充电电池,包括镍镉、镍氢、锂电池与铅酸蓄电池)、纽扣电池等就不得随意丢弃,要投放到有害垃圾桶中。第二类是易腐垃圾,包括食堂、宾馆、饭店等产生的餐厨垃圾,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肉碎骨、蛋壳、畜禽产品内脏等。易腐垃圾水分多,易腐烂变质,散发臭气。既影响周边环境,也容易在垃圾收运过程中出现污水滴漏问题,所以易腐垃圾投放时要沥干水分,投放到专用的垃圾袋中,扎紧袋口。易腐垃圾桶应盖好盖,以免污染周围环境。第三类是可回收垃圾,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包装物、废旧纺织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玻璃、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

总之,实行全域无垃圾治理行动计划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垃圾分类能有效节约原生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带动绿色发展,引领绿色生活实行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势在必行在记者问及对兰州的生活垃圾有何建议时,翟丹云告诉记者,首先政府应该制定垃圾分类手册,由社区、各单位分发至每一位居民手里。对游客,由各宾馆、饭店负责对客户讲解入驻须知。各电梯内有视频播放器的,循环播放垃圾分类回收知识。其次是垃圾收运企业,一定要分日期分类收贮垃圾,不要让居民看到自己的分类是无用功。

再次是小区物业是小区垃圾分类的第一监管人,有权力对扔错垃圾者进行教育与合理处罚。

翟丹云说,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已经超出现行垃圾处理工艺的处理能力。实行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势在必行。

坚决打赢全域无垃圾攻坚战

——访兰州市城管委主任樊勤生

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为目标,坚持系统治理、标本兼治、城乡联动,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内容,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发展为方向,以实现农村垃圾全面治理为核心,突出重点、破解难题,统筹规划、综合治理,建立机制、注重长效,全力推进兰州市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日前,就兰州全域无垃圾方面的相关问题,记者采访了兰州市城管委樊勤生主任。

快速展开专项治理行动

樊勤生说,根据《全省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三年实施方案》,我市认真对照方案要求,及时制定印发了《兰州市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三年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任务,靠实责任,三县五区及兰州市高新区、22家市直部门成员单位具体工作任务和责任,制定我市垃圾治理目标要求、重点任务及保障措施等,确定了治理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在全域无垃圾工作推进中,我市认真贯彻省市领导指示精神,定期召开全市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工作推进会,通报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协调解决存在困难,督导各区县、各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形成合力,以集中解决突出问题、整治薄弱区域为突破口,着力加强市容市貌、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管理等整治重点。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全覆盖的宣传方式,开展垃圾治理宣传。围绕垃圾治理的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制度和垃圾治理环保理念及垃圾治理的意义,营造全民关注、支持、参与垃圾治理浓厚氛围。兰州日报社、兰州广播电视台、兰州互联网新闻中心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刊登全域无垃圾宣传稿件10300篇,同时光明日报刊、中国新闻网、每日甘肃网等知名媒体,也刊登稿件,对我市全域无垃圾工作进行了追踪报道。

保障治理工作有序运行

樊勤生说,我市紧贴工作要求,建立完善机制,着力增强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的组织化、制度化、长效化。建立领导工作机制。2018年6月13日我市城市、农村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办公室合并,成立兰州市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城管委,由市城管委牵头抓总,具体负责全市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的组织协调、指导考核、督导检查工作。

2017年以来,我市财政共计拨付资金1.34亿,用于健全完善全市垃圾收运体系,对已有垃圾收集容器进行密闭改造,配齐垃圾清扫、分类和集中收运设施。对各单位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追踪督导,通过采取明察暗访、督办交办等检查方式,对各项工作落实情况按月进行通报,指导督促工作高效开展。成立专项工作督导组,分片包干,责任到人,重点对区县整治情况进行督查。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检查等方式,深入一线、全域覆盖,全面深入了解各区县工作进展和困难,督促整改落实,保障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

推进治理行动成效显著

樊勤生告诉记者,以全域无垃圾作为整治目标,各责任单位在全面排查陈年垃圾堆弃情况的基础上,按照工作职责,全市执法、环卫、住建、生态等部门积极行动,深入推动垃圾治理,清理物业小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六大出入口、农村等区域脏源点垃圾,于2017年12月底,全面完成陈年垃圾清理工作。同时,通过无人机航拍手段,加大对非正规垃圾点位的巡查力度,累计发现并清理垃圾堆积点3.1万余处、约468.9万余吨。

为加快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建设,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我市村镇积极推行“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垃圾收集处理模式,督促各区县集中配备一批农村日常环卫保洁工具、垃圾收集箱(点)垃圾运输(转运)车辆,建立起符合本地实际的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马进帅 文/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