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村再生资源工业园区(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园)

2023-06-09 12:17:03
导读最近很多人关心大村再生资源工业园区(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园)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大村再生资源工业园区(再生资源回收产

最近很多人关心大村再生资源工业园区(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园)这个事情,环保百科小编整理了大村再生资源工业园区(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园)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讯 姚刚 侯勇 孟越 记者苟俊报道 县城是中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城建设是县域扩大内需、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深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1136”战略,踔厉奋发、真抓实干,县域经济保持稳中有进、进中有升的良好态势。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认真学习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体系,对标对表,细化措施,突出重点,突出项目引领,强攻弱项补短板。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工作重点突出三个方面。

十年前,谁也不曾想到关中平原上只有62户人的小村子——袁家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探索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成为网红打卡地,年接待游客量高达700万人次,年营业额突破10亿元……

礼泉县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山水资源、林果资源,按照“全域旅游、全景礼泉”的发展思路,发挥毗邻西咸的区位优势,依托“关中印象体验地”袁家村、“全省城乡发展一体化试点”白村等示范引领作用,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产业支撑和项目驱动,大力发展休闲游、民俗游、文化游、生态游和红色游等近郊旅游,初步形成了昭陵盛唐文化旅游片区、袁家关中民俗旅游片区、白村农耕体验旅游片区等。

袁家村乡村旅游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形成了“创新创意+共同创业+共同致富”的旅游发展模式。袁家旅游景区作为全域旅游的示范区,先后孵化创客3000家、规模型城市体验店16家,袁家村自主品牌辐射西安、山西、河南、江苏、海南等5省市,激发了全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澎湃激情。全县发展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6个,拥有各类民宿酒店200余家,旅游市场从业人员2.3万人。袁家村以消费主导的乡村旅游已成为享誉全国的一张靓丽旅游名片。全县年旅游接待人数始终保持在千万人次和百亿元规模。

工业方面,确定“工业强县”战略,全力发展工业经济。编制完成了《礼泉工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礼泉县“十四五”工业集中区规划》,确立了以工业为主的招商引资方向,先后引进了海螺海创、海螺装配式建筑、海螺新材料建设、英纳尔水处理剂、高科环保、华宸汽车零部件、中凯创达汽车拆解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陕西再生资源产业园、礼泉工业园、新型材料产业园三大园区,打造装备制造、新型材料、再生资源、食品加工 4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同时,采取“专项债+市场化”的运作模式,通过争取地方专项债,招商引资引进民营资本,建设秦创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着力引进孵化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重大工业项目支撑,中小优质企业补充的格局。全县规模工业企业达到64户,规模工业总产值1751亿元,县域工业集中区工业总产值完成129.5亿元。

城镇化建设上,礼泉县抢抓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重大机遇,始终将城市建设摆在了重要的发展日程,立足于主动融入咸阳主城区和西安都市圈高质量发展需要,确立了“东扩南延中优”的发展思路。按照城东新区、城西传统村落展示区、城南商贸物流区、城中综合改造区功能划分,优化县城空间布局。坚持老城更新与新区建设并重,高起点规划,多规合一,科学编制城东、城南、城北三大片区控制性详规。

打造三个新发展板块:城东新区与工业园互联互通,建设产城融合先行区;高铁南站与城市新区共建互补,建设高铁新城商贸物流新商圈;临空经济区积极承接西安都市圈先进制造业、医药、康养、现代农业、教育等产业,创建临空经济产城融合新的增长极。中心县城重点规划建设一批现代商业综合体、地标性建筑、老旧小区改造、特色街区、容貌提升、智慧停车、综合管廊、排污防涝等城市建设项目,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位。特别在城东新区,采取“政府投资+专项债+社会资本”模式开发建设,布局行政办公、医养休闲、文体教育、商住会展四美成,地下综合管廊、绿化亮化一体建设,一次到位。高端商住、一批现代化的学校、医院、体育场馆等公共服务设施投入运行,城市向东拓展25平方公里,成为县域发展最为活跃的区域。同时,按照“中心区、县域副中心、中心镇、一般镇”的四级架构,坚持全域规划的思路,支持烟霞文旅名镇、叱干生态名镇西张堡工业名镇试点先行、统筹推进。其中,烟霞镇总投资3.3亿元,建设“唐韵文旅名镇、三产融合强镇、美丽宜居新镇”,成为名副其实的县域副中心,带动了中部旱腰带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接下来,礼泉县将按照省市部署,找准突破点和着力点,精准补齐短板弱项,不断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