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空气污染降低中国太阳能产能

2019-07-09 20:02:00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空气污染降低中国太阳能产能,大家是否对空气污染降低中国太阳能产能感兴趣呢。在刚刚出版的《自然-能源》发表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空气污染降低中国太阳能产能,大家是否对空气污染降低中国太阳能产能感兴趣呢。

在刚刚出版的《自然-能源》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分析了中国119个测量站在1960年至2015年间的日光观测数据发现,因空气污染加重,同期中国的整体太阳辐射照度减少了11~15%。由此,中国的太阳能生产潜力可能下降了12~13%。作者也指出,因中国实行全国性的排放控制政策,从 1995 年起在发电量增长的情况下,火电厂的二氧化硫和黑碳排放量下降了。这一发现表明,通过减少空气污染,中国不仅可以显著增加健康和环境相关收益,还能增加可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光照。

· 神经科学 ·

基因治疗让视网膜自我重建

2.jpg

视网膜中的视杆细胞死亡会引起失明,目前的治疗手段不能确定视网膜能否在治疗后自我重建。近期发表于《神经科学期刊》的一篇论文中,研究者构建了视杆细胞有基因缺陷的小鼠,并对其进行基因治疗。他们发现接受基因治疗的小鼠的视杆细胞不仅恢复了对光反应,还恢复了与视网膜上其他神经元的连接,该研究结果说明视网膜是具有可塑性的,这为相关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 机器人 ·

为太空探索设计的跳跃机器人

微信图片_20190709191850.gif

在太空探索中,机器人面临的最直观的问题就是重力改变,比如月球只有地球重力的六分之一,宇航员可以在其表面上跳着行动。来自苏黎世的研究团队正在测试太空机器人SpaceBok的跳跃能力。研究者认为,在月球上SpaceBok可以跳两米高,而如何控制它们每一次安全着陆非常重要,他们正在实验室中模拟微重力环境,并测试细节的跳跃控制条件。这种跳跃式的太空机器人在探索时将变得非常有效率,不但节约能源,还能跨越很多障碍物,功能要远远强于只能在表面移动的机器人,研究者正致力于让其能用于月球或者火星任务中。

· 地球科学 ·

工业革命前铅污染已广泛存在

自然环境中的天然铅含量极低,大部分铅都来自于商业和工业生存过程。近日,一项研究发现,北极冰层中的铅沉积物可以推测人类经济活动的历史情况。来自多国的科学家团队在格陵兰岛和俄罗斯北极地区共采集13根北极冰芯,测量并分析了公元500年至2010年间冰芯中的铅沉积含量。研究发现工业革命前,铅污染已经广泛存在。冰芯中铅浓度在土地扩张、新技术出现、繁荣的经济的时期会增加,而气候破坏、战争、瘟疫和饥荒导致经济衰退,从而降低冰芯中该时期内的铅浓度。该研究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 航天 ·

“光帆2号”传回首张在轨照片

1.jpg

上周末,“光帆2号”(LightSail 2)太阳帆实验飞船传回了首张在轨照片,呈现出日落时地球的轮廓。“光帆2号”由非盈利机构The Planetary Society设计、制造,于6月25日通过SpaceX的猎鹰重型火箭发射升空。“光帆2号”利用太阳能光压技术推进,无需携带大量燃料。此次试验将测试其飞行效果。光帆飞船也被认为是意欲飞至半人马座α星的“突破摄星计划”将使用的飞行器。

· 航天 ·

NASA的绿色能源卫星通过首次测试

近日,NASA的“绿色燃料注入任务”(GPIM)完成首次测试,GPIM的5个推进器成功点火。该任务使用的是一种名为AF-M315E的羟基硝酸铵燃料与氧化剂混合物。与目前使用的肼类燃料相比,新型燃料对环境的毒性更低,并且效率也要高出50%。如果试验成功,这种新型燃料将大幅降低太空旅行的费用。

(编辑:逍遥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