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买:季风降雨导致塑料垃圾泛滥 孟买草根团体掀起减塑浪潮

2019-11-14 18:43:04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季风降雨导致塑料垃圾泛滥 孟买草根团体掀起减塑浪潮,大家是否对季风降雨导致塑料垃圾泛滥 孟买草根团体掀起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季风降雨导致塑料垃圾泛滥 孟买草根团体掀起减塑浪潮,大家是否对季风降雨导致塑料垃圾泛滥 孟买草根团体掀起减塑浪潮感兴趣呢。

今年10月间的季风为印度孟买带来史上最高降雨量,打破了1954年3,452毫米的纪录,也让塑料垃圾的祸患一次现行。

英国独立报报道,塑料垃圾阻塞了孟买数百年历史的排水系统,涨潮时垃圾不仅涌入马希姆河,也严重破坏道路。塑料垃圾成堆弃置在街道上,居民只得在水坑间行走。

前阵子重申印度遵守《巴黎协定》的总理莫迪(Narendra Modi),面对塑料垃圾泛滥问题,却令人意外地避谈许多人引颈期盼的全国一次性塑料禁令,以达成2022年完全淘汰一次性塑料的目标,而仅仅是承诺努力“提高人们对塑料制品的意识”。

事实上,孟买所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2018年3月即通过一项法令,禁止塑料袋、聚苯乙烯、一次性塑料餐具和袋子、小于0.5公升塑料瓶和无纺聚丙烯袋的出售、使用和经销。

但18个月后,反对声浪反而以此为例,批评该禁塑政策在孟买没有效果,而且当地企业抱怨缺乏替代品、供应链中断和生产成本上升,许多人质疑政府这方面措施只是为了建立环保形象。

然而,尽管缺乏来自上级的支持,孟买草根能量正在累积,而且在推动可持续实践方面扮演领导者的角色。这告诉印度其他地区,在不确定的条件下仍有变革的可能。

莫迪的减塑承诺欠缺行动 邦政府禁塑令也未持续落实

莫迪在8月15日年度独立日演讲中呼吁采取减塑行动后,人们一般认为他会在10月2日甘地诞辰150周年之际宣布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然而,在该国的塑料企业(全国30,000个加工厂僱用近400万名员工)强力阻拦之下,莫迪仅宣布提升公众意识,不见全面性禁令。

莫迪2014年启动的“干净印度”运动,要求所有企业和个人从当年度10月起每年为印度的卫生奉献100个小时。该活动的推特账号写道:“这不是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而是在提升公共意识,鼓励减少使用。”

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2018年3月实施全省一次性塑料禁令前提供企业和消费者三个月的警告期。孟买市府部署了约300名蓝衣制服警卫,对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并对违法企业主开罚,首次罚款5,000卢比,最高罚款金额为25,000卢比,另加判处三个月徒刑。

一年后,据悉蓝衣巡逻队只剩一半仍在服役,市民变得兴致缺缺,部分原因是缺乏收集废弃物的空间,以及回收合约不吸引人。企业皆反对此类法规,抱怨缺乏卫生的替代方案,尤其是可能必须为食源性传染病负起责任和成本的企业,他们表示难以在日常工作中完全放弃使用一次性塑料。

但是问题不仅如此:根据英国塑料协会的报告,印度塑料工业的成长率是世界上最高的16%,中国为10%。尽管印度有13.7亿人口(中国为13.9亿),但其塑料产业经常报告劳动力短缺,因此在技术上大量投资,例如自动化和输送带系统。

草根行动不是没有 只是缺乏政策支持

孟买现在已成为“环保创业家”的产地。如技术新创公司Beco,专门销售可生物降解的一次性塑料替代品,用于厨房用塑料包装。该公司自三月成立至今,已经协助减少130吨以上的废弃物。替代性产品不是没有,只是仍然缺乏企业界和政府的支持。

当地学生和环保主义者正在引领着公众意识的转变,草根活动兴起,挑战种姓制度等过时的社会惯例,以及阻碍环境改革的官僚主义。许多草根组织专门在全市收集塑料废弃物,带领孟买各个地区和生态系统的改造。

孟买的“海滩勇士”组织每个周末都动员收集塑料废弃物,并且成功号招当地人净滩,最近派出一支队伍前往加尔各答河边台阶捡垃圾。由律师和环保主义者阿夫罗兹·沙哈(Afroz Shah)领导的非营利组织“孟买计划”(Project Mumbai)动员近5,000名孟买喀尔人,从九个海滨、四条河流和红树林中清理出近20吨垃圾,这个壮举后来被联合国承认为“世界最大净滩计划”。沙哈因为成功团结了所有种姓和宗教信仰的人们-从达拉维贫民窟居民到宝莱坞演员-而受到推崇。

70514163_2470044336558150_4391919486853185536_n.jpg

“孟买计划”在9月净滩日发起公民行动,清理河岸垃圾。照片来源:“孟买计划”脸书

时装、饭店、快时尚 正在改变

可持续发展运动也正在改变时装业的运作方式。在印度,时装业2022年产值将达到593亿美元,几乎追上英国的650亿美元,成为世界第六时装业大国。孟买的新锐设计师决心使可持续发展成为时尚,并提供消费者供应链相关知识,向年轻、更具公共意识的阅听众强调印度的悠久工艺历史,这些人也越来越倾向拒绝“快时尚”。

Toile是该市Khar West区的一家环保精品店,因每次消费都捐款给慈善机构,并推广本土生态产品而闻名。Doodlage是一个完全零废弃物的品牌,将多余的织物捐给各种非政府组织,包括为农村妇女制造可重复使用的卫生用品的萨马潘基金会(Samarpan Foundation)。

毕业自伦敦时尚学院的莎汉妮(Karishma Shahani)创立“KaSha”品牌,用塑料袋制作夹克,用吊灯零件制作珠宝,并用洋葱袋制作全新织品。年轻的孟买人寇莎理(Apurva Kothari)创立电商品牌“No Nasties”,设计有机、非基改棉质服装,帮助马哈拉施特拉邦和附近安得拉邦的农民。前宝莱坞女星利用他的明星光环创立“Bhumika and Jyoti”,是印度第一家零浪费概念店。

孟买的饭店业也在发生变化。全球市场已经意识到,客人们也希望在饭店的体验是环境友善的。全球最大酒店连锁万豪集团(Marriott International)宣布将在2020年底前在其物业中禁止使用塑料备品。旅游运营商“Cox and Kings India”对主要城市的5,000名千禧时代(20-35岁)进行调查,发现89%的人会根据其可持续发展的实践状况选择酒店。此外,接受调查的人中有92%的人也对“公益旅行”感兴趣,象是有目标的旅行,非政府组织参访,可持续徒步旅行、远足和乡村旅行。

赛琪斯(Erin Zaikis)是印度非政府组织“Sundara Fund”的创始人,该基金会回收饭店用过的肥皂,融化并消毒以制造新的皂条。“Sundara Fund”目前全职僱用近40名当地女性,支付合理的工资,并指导他们为其他弱势社区提供免费的卫生课程,并分发他们制作的回收物制品。

印度年轻一代的观念已经改变,他们意识到对环境冷漠就是对健康、商业和生物多样性的立即威胁,他们也可以很轻易地了解印度集体认同对于从宏观层面改革的必要性。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改变似乎正在发生。持有印度最大能源、酒店和运输业务的财团GVK宣布,10月2日起,贾特拉帕蒂·希瓦吉·马哈拉杰国际机场100%零一次性塑料,包括所有食品、饮料和零售点。

目前印度缺乏严格的国家法令,显示政府也意识到企业和消费者利益之间存在鸿沟,印度人在对抗塑料污染的同时打造全球创新空间的时机已经成熟。企业家从孟买的新时代就可以看到,环境污染者如果不为自己创造的污染负责,其业务将会越来越受到威胁。

(编辑:Frank)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