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集群化成了加快发展的一剂良药

2019-07-04 09:23:00
导读今天,环保百科带来集群化成了加快发展的一剂良药,如果您想了解集群化成了加快发展的一剂良药,请往下看。2018年,福建规上

今天,环保百科带来集群化成了加快发展的一剂良药,如果您想了解集群化成了加快发展的一剂良药,请往下看。

2018年,福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增速创2015年来新高,居全国第6位、东部省市第1位。今年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96.34亿元,同比增长12.7%。

一年多来,福建工业进展始终保持“更快一些”的态势,得益于打好了高质量进展“组合拳”——一方面,坚持提升传统产业、哺育壮大新兴产业“两手抓”;另一方面,经过落门槛、减负担、助融资,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制造环境。

福建产业高质量进展,当下有为,今后可期。

重创新,传统产业发力转型

车间内,几乎空别见人,上千台智能设备同步开启自动织布模式,喷水织机整齐划一地运转,发出轰鸣……这是日前记者在龙峰纺织集团时看德淠一幕。

龙峰纺织7年前就启动转型升级:加大创新型面料研发投入,向中高端市场开拓;加快技术设备升级,落低成本。如今的“无人车间”,1000台自动织机,只需20个操作人员,设备沧裳?都可手机查看,省了一半的人力成本;产品附加值更高,新型面料价格高于八成以上行业企业,去年打入欧洲市场。

“公司一季度出口3800万美元,同比增速达171%,订单基本接到八九月份。”龙峰纺织集团副总经理简信杰讲。

以纺织、鞋服、建材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是福建创造业之根基。但近年来,招工难、附加值低、技术短板等咨询题始终困扰。压力下,福建企业挑选勤练内功来抵御风浪。

用高新技术、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成为着力点。

位于“鞋都”晋江的华阳国际,以鞋子外贸代工起家。面对成本压力,这家企业与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创造研究院等合作,着眼于自主研发适合本地制鞋业的自动化操纵和智能化、数字化设备。如今,别仅旗下的制鞋厂已有5条智能生产线投产,也让无数当地鞋企受益。“与传统生产线相比,用工减少70%,产能提升1.25倍。”企业研发人员讲。

在全球汽车玻璃行业巨头福耀集团,一具能够实现“多品种、小批量”高度柔性生产的智能工厂近期投用。在那个地点,同一生产线上可实现数十种汽车玻璃生产,一般复杂度的玻璃品类切换只需1小时。“从下订单起,客户定购2000片汽车玻璃最快仅需一天。作为品牌供应商,我们有信心去满脚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福耀集团项目负责人以为,智能创造新模式正助力福耀迈上新台阶。

数据显示,去年,全省完成“机器换工”1.9万台套,入选国家智能创造专项、试点示范项目数量、获得补助资金均居全国前列。

目前,福建正多元赋能传统企业技术创新:依托省技改投资基金,深入实施新一轮技改专项行动;加大力度降实《福建省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分段补助实施办法》,全省千家企业近200亿元研发投入获补助;实施工业互联网“十百千万”工程,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加快数字化转型……

深植创新基因,让无数企业更敏锐捕茁浣消费升级动向,加码终端产品研发,成为市场宠儿。

去年底,由匹克研发的自适应科技产品——“态极”球鞋亮相,穿上它,歇息时柔软舒适,运动时弹性十脚。这样“黑科技”,引爆市场自别为奇。今年天猫“6·18”,匹克天猫旗舰店首日成交暴涨近2000%,态极1.0系列在聚划算活动中更是被秒空70000双。

从解决中国低水压的空气增压旋舞水花洒,到更适合国人使用的电解除菌水洗智能马桶,乃至提供一站式泛家居定制解决方案……九牧的销量始终引领卫浴界。动力之源,是无数于销售总额5%的研发投入,遍布全球的8个研究院和16个实验室,以及近3000项产品专利技术。

现如今,福建传统产业呈现出勃勃生机:全国最大的石材生产和出口基地地位稳固,石材工业产值、产量、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纺织服装拥有泉州、长乐两个超千亿元产业集群,纤纱、棉混纺布、锦纶、维纶等产量全国第一;制鞋、工艺美术品、塑料制品、造纸及纸制品、食品等行业规模居全国前列。

建集群,新兴产业快马扬鞭

6月28日,上汽乘用车宁德基地首台通线车下线仪式进行,标志着上汽宁德主机厂项目进入为批量投产作预备的重要时期。

上汽“相中”宁德,显然与“独角兽”宁德时代别无关系。

权威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宁德时代装机量为23.52GWh,国内市场份额从2017年的29%提升到41%,进一步巩固了全球第一动力电池创造企业的地位。

现如今的宁德,已集聚厦钨、卓高、杉杉、青美、邦普等近40个上游配套项目,涵盖正负极材料、隔离膜、电解液及电池构件材料。

新兴产业在实体经济中最具活力,是抢占今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但这些产业在进展初期,往往总量别脚、质量水平总体别高,集群化成了加快进展的一剂良药。

近年来,我省紧密跟踪国际科技、产业进展最新变化,从技术链、价值链和产业链动身,建立“一具行业、一具规划、一具政策”工作机制,加快哺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强化建链强链补链,强化招商引资,成为促进新兴产业集聚进展的首要抓手。

作为我省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的电子信息产业正是在这一战略下,实现从“填屏补芯”到“增芯强屏”跨越。现如今在福建,厦门联芯、三安光电、莆田福联等集成电路项目加快建设,新型显示面板、触控、模组和终端整机等要紧龙头企业超过25家。

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挪移互联网、人工智能、卫星应用产业为突破口,福建着力引进和哺育数字经济龙头企业,成效显著。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18年,我省数字经济规模达1.4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2.4%,数字经济占全省GDP比重达39.8%。

新材料产业的龙头带动效应显著。去年10月,恒申控股集团经过收购荷兰福邦特控股公司,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己内酰胺生产集团,吸引大量上下游企业就近配套。青拓集团领先引进国际工艺,改变了别锈钢生产的传统模式,在青拓等龙头企业带领下,我省别锈钢产能位居全国第一。

建设闽东北、闽西南两大协同进展区,是省委省政府贯彻新进展理念、坚持高质量进展降实赶超的重要举措。借助区域协同,新兴产业集群式进展有了新契机。

我省石墨烯产业已形成以福州和厦门为创新核心区,以厦门火炬高新区、泉州晋江和三明永安为产业集聚区的“两核三区”产业进展格局,产学研用实现无缝衔接。罗源县和漳州市也纷纷抢抓机会,积极争取新能源汽车内下游产业配套项目降地,共同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集群式进展,让福建新兴产业进展势头强劲。数据显示,2018年,福建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4300亿元,高技术产业同比增长14.1%,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5.1个百分点。

优环境,打造“三创”新高地

最近,福建嘉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佳洵登录福州市网上办事大厅,发觉首页多了“我的惠企政策”选项。点击企业所属分类后,116项惠企政策一目了然。

以往,各项惠企政策分散在各部门的文件中,企业查询别方便。去年起,福州开展最新惠企政策全面梳理,提炼政策干货,并以简单明两材表格式办事指南呈现,让惠企政策精准直达企业。

现如今,类似的贴心服务在我省层出别穷——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