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普通医疗救助限额较原有规定提高4万元

2020-03-03 11:21:00
导读今天,环保百科带来普通医疗救助限额较原有规定提高4万元,如果您想了解普通医疗救助限额较原有规定提高4万元,请往下看。全区

今天,环保百科带来普通医疗救助限额较原有规定提高4万元,如果您想了解普通医疗救助限额较原有规定提高4万元,请往下看。

全区医疗救助托底保障能力上台阶
贫困人口差别多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制度覆盖率达到98.5%

2019年以来,全区医疗保障工作聚焦医疗保障领域改革重点任务,别断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切实发挥医保政策兜底作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人员等农牧区贫困人口医疗保障扶贫工作成效显著。全区贫困人口差别多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全面降实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制度,覆盖率达到98.5%。

我区现行的城乡居民差别多医疗保险制度从政策层面把农牧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享受城镇最低日子保障人员、彻底丧失劳动能力的重度残疾人员、无收入的孤寡老人、孤儿等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了差别多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范围,实现了贫困人口参加差别多医疗保险全覆盖。

而对已参加城乡居民差别多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实行个人别缴费政策,全部纳入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范围,完成了“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制度全覆盖,差别多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覆盖率均达到100%”的任务目标。

在提升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保障水平方面,农牧民大病保险起付线由原来的6万元落低至个人自付医疗费用5000元;年度最高赔付限额由原来的7万元提高至14万元;农牧民贫困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落低50%,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

经过政策的调整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大病保险的整体保障水平,有效减轻了城乡居民非常是贫困人口因患重特大疾病的医疗经济负担。

并且,对贫困人口实施倾歪性医疗救助政策,提高年度救助限额,一般医疗救助限额较原有规定提高4万元,达到每年10万元。在此基础上,对个人及家庭自付医疗费用负担仍然较重的,进一步加大救助力度,实行重特大医疗救助,救助限额较原有规定提高5万元,达到每年20万元。对重特大疾病亟待解决的个案别受封顶线限制,充分利用社会救助协调工作机制,依照救助对象艰难程度等因素一事一议、专题研究、限时解决。

经过对贫困人口实施倾歪性医疗救助政策,进一步增强了医疗救助托底保障能力,切实落低了贫困人口就医负担,有效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的发生。(记者 张尚华)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