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厕所革命”需攻克软环境的升级难 要建好更要用好

2018-08-01 17:41:56
导读环保百科今天分享“厕所革命”需攻克软环境的升级难要建好更要用好,大家是否对“厕所革命”需攻克软环境的升级难要建好更要用好

环保百科今天分享“厕所革命”需攻克软环境的升级难要建好更要用好,大家是否对“厕所革命”需攻克软环境的升级难要建好更要用好感兴趣呢。

小公厕关乎大民生。近日,据媒体报道,今年至2020年,苏州全面启动新一轮“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其间将新建、改建1000座公共卫生间。无疑,这对苏城市民包括来苏游客来说,都是好消息。

俗语说,人有“三急”,这“内急”是少不了,也是等不及的。但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尴尬:一时之间找不到公共厕所,或者找到厕所但环境脏差,只能硬着头皮进去。在苏州,随着公共厕所的改建和新建,厕所的数量在增加,如厕的环境正在改善。一方面,公共卫生间的盲区在消除,另一方面,无论是标准还是功能都有了大大提升,不仅从细节上考虑到了特殊人群,还兼顾了公共卫生间的“颜值”提升。总而言之,从内到外的精心打造,营造的是一个赏心悦目的如厕环境。

这样的投入真的很有必要。小小的厕所,其实是最能窥探一座城市公共服务好坏和最能感受城市舒适度的窗口。如厕环境如何,做好了就是加分项,做不好就是失分项。可以说,新一轮“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可以让全市公共厕所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但随着“厕所革命”的深入,我们也会发现,厕所变“高大上”了,在硬件标准升级的同时,大家对内部的管理也会有更高的期待。

如果说,原来陈旧不堪的厕所里面卫生状况堪忧,大家还有一个心理预期或接受度,但如果外在光鲜、设施齐备,但内在卫生管理依然不容乐观,这种反差会更扎眼、更让人失望。苏州公共厕所的大环境总体不错,但仍然存在部分公共厕所,特别是在人流密集的一些区域,那里的公厕卫生状况还不尽如人意,更有甚者连着推开几扇门,会发现不是马桶没有冲洗,就是留有大片的污渍,让人直想逃离。遇到这种情况,我们第一反应是指责如厕者的素质,而事实上,除了文明的提升,管理也需要下更多功夫。

我们一直在讲如厕环境,相比于硬环境一次性投入、容易一步到位的改造,动态的优质的软环境维持是更大的挑战,而这恰恰是更关乎如厕感受的因素。所以说,公共厕所,要建好更要用好。一个开放的空间,人群不固定、素质有参差,环境处于时刻动态变化之中,这种情况下怎么管?需要找到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才行。比如,在人流量大的区域,是否可以借助硬件升级,如采用自动冲水,给管理员减负?管理上,是不是可以合理缩短中间打扫的间隔、增加动态检查的密集程度,并通过考核倒逼厕所管理员的责任意识?等等。

“厕所革命”是个不断革新进化的过程,我们需要拿出决心和韧劲,持续发力,不断升级。

(逍遥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